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高洪波

地说,姚的这本《竹叶亭杂记》水平一般,文采学识虽有,但不如赵翼的《 曝杂记》,赵文以阅历取胜,文笔生动;姚文以杂博见长,略嫌拘谨。八卷笔记,记风光物产、人情习俗,谈当朝掌故、礼仪制度,直至读书 记、考辨杂纂,虽内容丰富,但总有一种官场气息。或许姚元之为人为文,就是这种原生态罢。
卷六有一记,可见姚元之另一性情:他在小绒线胡同某家发现旧书两架急欲出售,就匆匆前往购买,"以钱五十千得《管子》、《庄子》,初印《韵府》及《类函》、《事文类聚》、《六臣注文选》、元刻《楚辞》、《北堂书钞》、《四库总目》等书。"姚元之因为手头钱紧,向表弟张相如借,表弟把自己的一袭裘衣典当了之后换成现金,帮姚元之买下这批旧书。买书时姚元之问主人何故卖书?主人回答道:"赎当耳。"姚元之一听乐了,写道:"卖书赎当,借当买书,亦可留为异日佳话。"
这则笔记至少说明两点:其一姚元之爱书如命,其二他生活并不富裕,否则不至于让表弟把裘皮衣裳拿去典当。阮囊羞涩同时又嗜古成癖,古今文人命运相似。
姚元之还有一则有趣的笔记,现全文摘录如下:
"山东李鼎和曾得屏贼盗咒语羁旅路宿颇可预防。咒曰:'七七四十九,贼盗满处走。伽蓝把住门,处处不著书。童七童七,奈若何。'学此咒,清晨日出时向东方默念四十九遍,勿令鸡犬妇人见之。
" 咒如童谣,又如幽默小品,但姚元之一本正经地写出来,且不能让鸡犬妇人见到,光这条禁忌就足以让人解颐喷饭。
再往深处一想,姚元之所处的嘉道年间社会治安想必不佳,否则何以有这般好玩的"防贼盗咒语"?姚的生年为1773年,逝世年为1852年,他逝世前一年,洪秀全先生已开始造大清朝的反。太平军将士,不仅仅是一般毛贼、车匪路霸,念叨一万遍"童七童七,奈若何"怕也不成喽。
不过这一切姚元之已不再关心,他活了七十九岁,尽享天年,也尽享了太平。剩下的事让曾国藩和左宗棠们料理好了,湘军注定要借洪秀全之势而崛起,直到"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为止,唯楚有材,於斯为盛,这也是天意。
姚元之辞世101年后,本文作者诞生。再40年后,开始寻找姚元之,直至又见姚元之。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冬蝈蝈
·下一篇文章:又见姚元之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yuedudi.cn/news/etxs/0741318243936BEFD0IJGJEA46A1IHH.htm


【相关内容】

又见姚元之

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