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佚名
排序先后:作者所在国家、所在年代 ☆*****************************☆ 童话寓言: 欧洲卷: 英国: 《格列佛游记》发表于1762年,共分为四卷,通过主人公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马国”的游历,反映了当时现实中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部讽刺文学的巨著,充满了作者的奇异想象和幽默夸张的情节与对话,那些虚构的童话般的世界里,也隐含着作者对自己理想社会的追求。 约拿旦·斯威夫特(1667~1745)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靠叔父抚养长大。1686、1692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此间曾任邓波尔爵士私人秘书、英国国教会教士以及乡村牧师等。1710年到1714年为托利党内阁大臣主编《考察报》,托利党人失势后,他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作圣帕特尼克大教堂的副主教。斯威夫特以大量政论和讽刺诗等抨击地主豪绅和英国殖民主义政策,受到读者热烈欢迎。而他的讽刺小说则影响更为深广,所以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 《水孩子》是金斯莱专为孩子写的一部古典童话名著,也是1906年牛津大学选定的英国儿童的教研书。故事讲述了在英国北方一个大城市里,一个名叫汤姆的扫烟囱孩子,受尽自己师傅的虐待,幸亏仙人救了他,把他变成了一个水孩子。他在水中结识了许多水中动物和许多与他一样的水孩子。后来,在仙人的指点下,他帮助自己受难的师傅悔改了过去的恶行,同时自己也成长为一个正直善良的青年。在这个童话里,作家把丰富的知识与奇特的幻想结合在一起,作品中,关于自然界的描写都极为真实而生动,另外,作家在作品中也抨击了当时不合理的教育制度。 查理·金斯莱(1819~1875)是19世纪英国作家、诗人。他的童年大半在英国西部沿岸的渔村度过。1843年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剑桥大学。毕业后当了牧师,曾参与发起基督教社会主义改革运动,后任剑桥大学现代史教授。他写了多部揭露英国小工场中残酷剥削工人的小说。 ☆*****************************☆ 《北风的背后》讲述伦敦一个穷困潦倒的马车夫的儿子戴安蒙多窥见了‘北风后面的国度’。他以睡梦为媒介与变幻莫测的北风相会,随她领略人世冷暖,还去北风背后那个圣洁美好的神秘国度游历了一回,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最后,他永远留在了北风背后。 《公主和小鬼》的故事发生时,公主艾丽娜才满八岁,妖魔决定将她劫持到地下去,让国王伤心而死。小矿工凯里埃因为妖魔夜间活动频繁,威胁到公主的安全, 便冒险潜入妖魔王国,侦察妖魔的动静。他经历种种曲折,终于摸清妖魔的计划,挫败了他们的阴谋。作者在故事中还虚构了一个神仙的形象,她是艾丽娜的老老祖母,隐身在城堡的顶楼,只对艾丽娜一人显形。她一直在暗中帮助艾丽娜和凯里埃。她曾日夜纺线,用蛛丝纺了一团凡人肉眼看不见的丝线,而这种丝线只有艾丽娜一人摸得着。艾丽娜正是靠了这团线,救出了困在魔洞里的凯里埃。 乔·麦克唐纳(George MacDonald, 1824—1905)为苏格兰作家,其作品多以苏格兰生活为题材。他还是一个演说家和诗人。 ☆*****************************☆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数学家卡罗尔,兴之所致,给友人的女儿爱丽丝所讲的故事,写下后加上自己的插图送给了她(这个手写本近年在英国影印出版了)。后来在朋友鼓励下,卡罗尔将手稿加以修订、扩充、润色后,于1865年正式出版。故事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追逐一只兔子而掉进了兔子洞,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直到最后与扑克牌王后、国王发生顶撞,急得大叫一声,才大梦醒来。这部童话以神奇的幻想,风趣的幽默,昂然的诗情,突破了西欧传统儿童文学道德说教的刻板公式,此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走遍了全世界。 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的真名叫查尔斯·勒特威奇·道奇森(1832~1898),是一位数学家,长期在享有盛名的牛津大学任基督堂学院数学讲师,发表了好几本数学著作。他因有严重的口吃,故而不善与人交往,但他兴趣广泛,对小说、诗歌、逻辑都颇有造诣,还是一个优秀的儿童像摄影师。卡罗尔后来又写了一部姐妹篇,叫《爱丽丝镜中奇遇记》,并与《爱丽丝漫游奇境记》一起风行于世。 ☆*****************************☆ 《彩色童话集》又称《朗格童话》是英国著名文学家、诗人、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安德鲁· 朗格编辑的童话集。朗格以研究神话、民间传说闻名于世。他认为通过民间传说中的惊异和恐怖 的故事可以看到人类过去真实的痕迹。他于1889年刊行《蓝色童话》以来,到1907年止,又陆续 编辑出版了《绿色童话》、《红色童话》、《黄色童话》等十一部《彩色童话集》。 安德鲁·朗格(Andrew Lang,1844~1912)出生于苏格兰靠近英格兰大森林的塞尔卡克地区 。有兄弟姐妹八人,他是长子,从小由乳母养大。乳母每天晚上给他讲苏格兰传说和民间故事。 成年以后,他曾走遍苏格兰各地山野。他从森林和湖泊中体验到童年时代所听故事的印象。随着 年龄的增长,他的兴趣已不止限于苏格兰一地,扩大到世界各地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朗格着手为 英国儿童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童话,预备整理后加以复述。当时协助他做好这一伟大工作的是他 的妻子里奥诺拉·布朗歇。里奥诺拉不仅有语言天才,而且有很好的创作才干。她协助丈夫把一 些著名的童话加以编写,终于完成了这部著名的世界童话集。因此在《朗格童话》中也收集了安 徒生、格林兄弟、豪夫、贝洛、多诺夫人等人的著名童话,同时也收罗了《一千零一夜》、挪威 、英格兰、苏格兰以及亚洲、非洲、美洲各地的民间童话。有些经过朗格夫妇的改编,与原作略 有出入。 ☆*****************************☆ 《自私的巨人》是《王尔德童话集》中最短的一篇,但却是最富有优美诗情的一篇。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巨人的花园里鸟语花香,景色美丽。但那个巨人却很自私,不准孩子们进花园去玩。结果,春天也不来了,花园里永远是冬天。巨人后来终于醒悟过来,打开大门,欢迎孩子们进来。孩子们给花园带来了春天,当巨人死去的时候,他身上盖满了白花,仿佛是纯洁的孩子向不再自私的巨人表示敬意。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0~1900),出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市一个著名的牙科医生家里。他从小时候起,就读书用功,成绩优异,曾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古希腊的经典著作,并开始了文学创作活动。早在他的童话为世人所知之前,年仅二十四岁,他的诗作就荣获大奖;在他短短的创作生涯中(享年四十六岁),行文演论,无处不是智趣横生。1876年,他到意大利和希腊旅行,进一步接触欧洲的古代文化。后来他迁居伦敦,经常接触当时英国文艺界名流,发表自己对文学的见解和观点,对他后来的文学活动一很大影响。然而他事业的起飞,风格的形成,可以说都源于童话,也正是他的第一部童话集问世之后,人们才真正将他视为有影响的作家。英国《典雅》杂志将他和安徒生相提并论,说他的,《自私的巨人》堪称“完美之作”,整本童话集更是纯正英语的结晶。1888年5月,他的第一部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它》(包括《快乐王子》、《夜莺和玫瑰》、《自私的巨人》、《忠诚的朋友》和《神奇的火箭》)出版了。这本书立刻轰动一时,书的作者也成了人们注目的中心。1891年12月,他的另一部童话集问世——《石榴之屋》,收有四部童话:《少年国王》、《小公主的生日》、《渔夫和他的灵魂》和《星孩》。这部书并未像王尔德的第一本童话那样立即大受欢迎。而是渐渐地,特别是在王尔德死后,才成为家喻户晓的故事集。 1895年,王尔德因诽谤罪而入狱,被监禁两年。出狱后,他迁居法国,郁郁不得志,最后病死在巴黎的一家小客栈里。他的早年逝世,是世界文坛上的憾事。 ☆*****************************☆ 《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这是英国女作家内斯比特的四部魔幻小说的第一部,后面的三部是《四个孩子和一个护身符》、《五个孩子和凤凰与魔毯》、《魔堡》。故事从一个搬家的日子开始。西里尔、安西娅、罗伯特、简四个兄妹以及他们两岁大的弟弟小羊羔,到他们的海滨新居过暑假。爸爸、妈妈外出,留下他们和保姆等人在一起。他们在沙滩上挖沙坑。突然,从沙子底下钻出一个怪物来。这个怪物自称“沙仙”。他有一种魔力,能够当场把孩子们的愿望变成现实。于是,孩子们每天都提出一个愿望,但这些愿望的实现也让他们陷入尴尬。他们想变得漂亮,但保姆认不出他们,他们就无法回家,吃不上饭;他们要很多钱,但这些古金币却无法使用,而且还差点儿被警察带走;他们的小弟弟,人人都抢着要;他们长着翅膀飞到教堂塔楼的屋顶上,却困在那里;罗伯特变成了巨人,小弟弟变成二十多岁的青年…… 伊迪丝·内斯比特(Edith Nesbit,1858—1924)是英国女作家。她生在伦敦,父亲是农业化学家,开办了一所农业学院。伊迪丝是五个孩子当中最小的一个,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大姐有病,在多雾的伦敦居住不合适,她九岁时,母亲带全家去了法国和德国。伊迪斯十三岁才回国。她先后在法、德和伦敦接受教育。 ☆*****************************☆ 《柳林风声》描写癞蛤蟆大少爷靠祖传家产过活,挥霍浪费,追求新奇玩意儿,最后上当受骗,差点儿连家也保不住,幸亏他的朋友们帮他夺了回来。因为作者对动物的生态十分熟悉,因此童话中的鼹鼠、河鼠、癞蛤蟆等等角色写得既是“人”又是“动物”,河鼠的善良、助人为乐;鼹鼠的温顺憨厚;獾的慈祥和蔼以及癞蛤蟆的鲁莽、愚蠢却又坦率、慷慨,都在作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1859~1932)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丧母,随后丧父,几兄弟都由亲戚收养。中学毕业后,他没有钱继续读大学,20岁进英格兰银行工作,直到1908年,因在银行里被一疯汉用枪击伤而退休。他喜欢自然和文学,业余研究动物和写作,很早就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作家。在他的独生儿子AIastair六岁时,他为儿子编讲故事,儿子听得入了迷,暑假也不肯到外地去过,他只好答应用写信的方式把故事继续写给他看。1907年他写给儿子的一扎信,就是这部《柳林风声》的基础。 ☆*****************************☆ 《彼得·潘》的主要内容是这样的:一天晚上,彼得·潘来到小姑娘温蒂家,教温蒂和她的两个弟弟在空中飞,并把他们带到了虚无岛。他们一到岛上,历险就连连不断。他们遇到了印第安人、海盗、美人鱼……由于海盗胡克的作祟,战争不断爆发,海岛无宁静之日。但尽管不幸事件接踵而至,彼得·潘却总能大显身手,想出巧计搭救伙伴们。 杰·姆·巴里(1860—1937)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织布工人的家庭,1882年毕业于爱丁堡大学,任过编辑,1885年迁居伦敦,从事新闻主笔工作,并开始创作小说。巴里早年爱好戏剧,1897年,他把他的畅销作品、长篇小说《小牧师》改编成剧本上演获得成功,此后,他的大部分作品是戏剧。1928年巴里当选为英国作家协会主席,1930年受聘为爱丁堡大学名誉校长。 ☆*****************************☆ 《毛葛利故事集》在吉卜林在1893年出版的一部题名为《许多发明》的短篇小说集里,第一次收入了一篇毛葛利故事——《在保护林里》。随后于1894年和1895年先后问世的《莽林之书》和《莽林之书续集》中的15篇故事中.又收入毛葛利故事8篇。1933年这9篇毛葛利故事从3个小说集中抽出来,编成《毛葛利故事集》。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1865—1936),作家和诗人,英国短篇小说大师。1865年生于印度孟买,父亲是艺术学校的校长、艺术家、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馆长,对吉卜林后来的写作影响很大。 ☆*****************************☆ 《国王的女儿哭着要月亮》讲述某天晚上国王的女儿爬上最高的烟囱要月亮,误以为女儿失踪的国王听信保姆的话,导致一连串的罢工,与此同时,因为国王的女儿索要月亮而没有得到应允,使得动物们决定打倒“黑夜”和“白昼”。四月一日,被谣传激怒的全世界所有的国王都派军队向这里进攻,黑夜与白昼都翻了个,此时国王的女儿看到了月亮漆黑的一面,于是回到了王宫,一切又复归于正常,过去的一切很快被世界所忘记。 依尼洛·法吉恩(Eleanor Farjeon,1881~1965)从小广泛阅读家中丰富的藏书,进而提笔创作。小书房的阅读使她受益匪浅,因而她把自选的童话故事集命名为《小书房》,因这部作品而荣获1955年英国卡内奇奖,1958年又获美国刘易斯·卡罗尔图书奖。她在1956年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 《小熊历险记》共分两部,原是作者为他儿子小罗宾写的,主角是小罗宾的一只玩具小熊。他看上去有点傻,实际上在关键时刻却很机智,而且能够想出解决问题的好主意。《小熊历险记》描写了小熊及其小伙伴们在森林里的生活、交往以及追捕“猎物”、“北极”探险、智胜洪水等种种奇遇。故事生动、笔调幽默、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这部书在1926年出版,由于它的成功,到1976年为止,这部书在英国已重版了70多次。 艾伦·亚历山大·米尔恩(1882~1956),英国著名剧作家,小说家,童话作家和儿童诗人。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 。1906年起就在英国老牌幽默杂志《笨拙》工作,写了大量幽默诗文,还曾把格雷厄姆的《柳林风声》改编成剧本《蛤蟆府的蛤蟆》,这个剧每年圣诞节英国都要上演。一生主要童话有《小熊温尼.菩》(1926),《菩角小屋》(1928)等;儿童诗集《当我们还很小的时候》(1924),《我们已经6岁了》(1927)等。轻喜剧《皮姆先生过去了》,《迈克尔和玛丽》;儿童剧《假象》。此外还有侦探小说《红房子的秘密》等。 ☆*****************************☆ 《魔橱》写的是在战争期间的四个兄弟姐妹到乡下去避难,偶然从一个大衣橱的橱门口走了进去,来到拉尼亚王国,立刻卷入了一场女巫与狮王阿斯兰之间的战争。四个兄弟姐妹中,三个加入了正义的阿斯兰一方,而有一个却被女巫利用,加入了邪恶的一方。于是,这场战争进行得艰难、残酷。最后,善终于战胜了恶,当四个兄弟姐妹又回到魔橱的橱门口时,时间还停留在他们离开时的一刻…… 克利弗·S·刘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1898~1963)既是作家,又是教授、学者,一直任教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这两所英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他编著的作品很多,范围也很广,既有文学史、文艺评论,也有散文、诗歌集,特别是他写了不少童话,最有名的代表作当首推七部描写“拉尼亚王国”的系列童话——《魔橱》、《卡斯坦王子》、《世界末日的航行》、《魔椅》、《马和孩子》、《魔术师的外甥》、《最后之战》。 ☆*****************************☆ 《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是玛丽·波平斯阿姨系列童话中的第一部,写玛丽·波平斯阿姨在班克斯先生家当保姆,她撑着一把伞把上雕着鹦鹉头的漂亮伞从天而降,还会顺着楼梯扶手滑上楼;她会转动指南针,让孩子们到世界各地去旅行;她有个叔叔在家里会满天飞;她能听懂动物的语言,能在天花板上举行茶会;她在天空贴星星,会把孩子们带到一个又一个奇妙的情景之中…… 特拉弗斯(Pamela lydon Travers,1906~?),英国女作家,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北昆士兰,长期居住美国。特拉韦斯在三十年代曾当过记者、演员和舞蹈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她在美国一个英国驻美机构里工作。在写儿童文学作品以前,她已经是一位知名诗人和戏剧评论家。特拉弗斯写过多种儿童文学作品。她为儿童创作的主要作品是六本以玛丽·波平斯阿姨为主角的童话,第一本是出版于1934年的《随风而来的玛丽·波平斯阿姨》,马上受到小朋友的欢迎,纷纷请求作者写下去,于是她写出了第二部《玛丽·波平斯阿姨回来了》,接着又写出了第三部、第四部……最后一本则写于1976年,名为《厨娘玛丽·波平斯》。这些童活都是世界儿童文学名著,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特拉弗斯的童话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小詹姆与大仙桃》写一个受尽两个姨妈欺负的男孩小詹姆,偶然爬进了一个被仙化了的巨大的桃子里,在里面遇到一伙同时被仙化而变大的昆虫朋友。小詹姆和这些昆虫朋友随着大仙桃的滚动而开始了历险。这番惊险、曲折、有趣的历险,使得小詹姆和昆虫们都各自找到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罗尔德·达尔(Roald Dahl,1916~)出生于英国威尔士,二次大战期间参加英国皇家空军,曾多次驾驶战斗机投入空战。1942年任英国驻美国华盛顿空军副武官。他在美国开始文学创作。早期的创作主要是以他熟悉的飞行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的短篇小说在美国引起反响,并深受好评,达尔1961年开始为儿童写作,主要作品有《小詹姆与大仙桃》、《慈善的巨人》、《魔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1964)、《古怪的福克斯先生》、《世界冠军丹尼》等等。这些作品在欧美都很受欢迎。 ☆*****************************☆ 《雨滴项链》写北风送给小姑娘劳拉一串用雨滴穿成的项链,它可以使劳拉呼风唤雨,横渡海洋,通过它的失而复得,劳拉经历了一番奇特的旅行。 琼·艾肯(John Aiken,1924~),当代英国女作家。她的父亲康拉德·艾肯是美国作家,继父马丁·阿姆斯特朗是英国作家。由于家庭的文学熏陶,她从小就向往成为一个女作家。她曾在英国广播公司工作,又当过图书馆管理员、编辑,因写神秘小说而得过奖。琼·艾肯是个多产作家,已出版的作品有五六十种之多,其中大部分是少年儿童读物。她的作品种类繁多,有小说、童话、诗歌、戏剧等,许多作品深受读者欢迎,曾多次再版。童话集《雨滴项链》是她的代表作。 ☆*****************************☆ 德国: 《敏豪生奇游记》取材于真实生活中的人物——敏豪生男爵的故事,他是18世纪德国汉诺威地区的庄园主,因为擅长言谈,生性幽默,在18世纪末期,德国人有意无意地将许多笑话和滑稽故事统统移植在他的名下。 鲁道尔夫·埃里希·拉斯伯(1737~1794)出生于汉诺威贵族家庭,他学识渊博,曾先后学过矿物、地质、火山和语言学等。1767年,他担任图书管理员和黑森州加塞尔古代艺术文物保管员,同时兼任大学教授。他生活挥霍,因此债台高筑,最后竟不惜铤而走险,盗窃和变卖了许多宝贵文物。1768年,英国皇家学会任命他为学会委员,1775年,由于获悉他盗窃古币,又将他开除出学会。拉斯伯通过刻苦和不懈的努力,以翻译和研究成就在英国获得了新的荣誉,也蒙受了新的耻辱:1788年大不列颠五百名优秀作家榜上称他为“享有极高荣誉的语文学家”,可是,同时他却不得不忍受饥寒威胁,因为还不起欠债,只好与裁缝对簿公堂,最后被拘留收审。1794年春,他受命去爱尔兰西南部地区建造一座矿石采掘场,不料一场猩红热最后夺取了他的生命。 ☆*****************************☆ 《咬核桃小人和老鼠国王》是霍夫曼专为儿童而作的童话。根据这个童话改编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至今还在上演,造成了世界性的广泛影响。欧洲人把核桃夹做成一个人的模样,用其大嘴夹破核桃,所谓“咬核桃小人”就是一个核桃夹。童话通过一个小姑娘幻想核桃夹是一个英俊武士遭到魔法所变,他和凶恶的老鼠国王作战,在作战中,小姑娘帮助他打败了老鼠国王。 霍夫曼(1776~1822)是德国的重要作家,他当过法官,却因为主持正义受到打击。他还能绘画,也当过乐队指挥和音乐教师。他写了多部小说,他的作品把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崇高的东西和卑贱的东西、幻想成分和现实成分糅合在一起,用离奇荒诞的情节反映现实,别具一格。他的代表作《公猫摩尔的人生观》就程序了一只会写作的公猫,作为德国市侩的典型,这个作品虽然不是童话,但使用的已经是童话手法了。 ☆*****************************☆ 《格林童话》是包括《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布来梅镇的音乐家》等200多个童话的童话集。 格林兄弟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颗巨星。格林兄弟是哥哥雅各布·格林(1785~1863)和弟弟威廉·格林(1786~1859),兄弟俩只差一岁,他们出身在德国的哈瑙,父亲是学法律的。在兄弟俩不满十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此后,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就窘迫起来,兄弟俩的学费全靠姨母的接济。大学毕业后,格林兄弟潜心研究德国语言学和民间文学。从1808年起,他们深入民间,收集方言,记录民间流传的故事。他们从收集到的大量故事中,提炼出200多个儿童故事,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于1812~1815年陆续出版,这就是《格林童话》。之后,这部作品被译成140种文字,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传播,深受成人和儿童的欢迎。 ☆*****************************☆ 《威廉·豪夫童话》取材于民间传说,但经过豪夫的艺术加工,显得更精炼、形象、明朗、自然。他将丰富的幻想融合在民间故事里,创作出了《小穆克》、《一个出卖心的人》等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童话画卷。 威廉·豪夫(1802~1827)生在德国斯图加特。幼年时,父亲便去世了。在母亲的熏陶下,他自幼就有了讲故事的才能,并在外祖父的藏书中,靠自学接触到了德国古典文学。22岁时在神学院毕业后,他当了家庭教师,同时也为孩子们写童话,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豪夫才华横溢,著作甚丰,除童话外,尚有《月中人》、《魔鬼回忆录》等等。他的全集有36卷之多。在他25岁那年,任斯图加特《晨报》编辑时,因夏天外出旅行患热病而逝世。 ☆*****************************☆ 《世界上最大的最小的杂技演员小不点》创作于1963年,童话中的主人公小不点因为小到只睡在一个火柴盒中而得名。在双亲被一阵风吹走后,他被杂技团的魔术师收留并传授以绝技。后来,他被两个绑架者偷走,因为过于微小,连警察也无力寻找到他,在困难时刻,小不点依靠自己的智慧逃出魔窟,解救了自己。 埃里希·凯斯特纳(Erich Kastner,1899~1974)是德国著名儿童文学家,曾获博士学位,当过教师和编辑,写过诗和小说,但以儿童文学著称于世。法西斯在德国统治期间,他的书被焚烧和禁售,二战结束后,他重新开始写作,1952~1962年曾任联邦德国笔会主席。他于1978年创作的儿童小说《埃米尔和侦探》使他享有盛名。其余重要作品有小说《两个小洛特》、《按扣和安东》,童话《5月35日》、《飞翔的教室》、《理发师的猪》、《野兽会议》等等。由于凯斯特纳对儿童文学的卓越贡献,1960年,国际少年儿童书籍协会授予他安徒生奖。 ☆*****************************☆ 《大盗贼》描写远近闻名的大盗贼抢走了卡斯帕尔和佐培尔奶奶的会唱歌的咖啡磨。两个孩子设计捕捉大盗贼,结果反被大盗贼捉住,大盗贼将卡斯帕尔卖给魔法师,而他自己却也被魔法师变成了一只小灰雀。卡斯帕尔按照被魔法师变成蟾蜍的仙女的指点,找到仙草,救出了仙女,仙女留下能用三次的魔戒帮助他们找回了奶奶的咖啡磨,并将大盗变回人形交给了警察。 奥斯利特·普雷斯勒(Aufide Plehslie,1923~)是联邦德国儿童文学代表作家之一。他当过小学教师和小学校长。他于1963年和1972年两度荣获政府设立的少年儿童文学奖金。给他带来巨大声誉的是他的三部著名童话:《小水妖》(1956)、《小魔女》(1957)和《大盗贼》(1962)。除了创作,他还大量翻译了捷克语和英语的儿童文学作品。1972年,他的全部作品,荣获国际安徒生作家奖。 ☆*****************************☆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在一本书中奇幻的历险,这部长篇童话吸取了许多经典作品,如“一千零一夜”、“古希腊神话”等华丽的幻想色彩,并采用了古典寓言式的故事套故事的叙事结构,充满哲理的光辉,又不失儿童文学的生气和灵动。堪称当代童话的杰作。 德国作家米切尔·恩德(Michael Ende,1929~)原来接受的是演员的教育,1954年开始剧本写作,五十年代末开始为孩子创作,七十年代后闻名世界。第一部《小图丁杰姆和司机鲁卡斯》(1960)获得联邦德国少年儿童文学奖,1974年又因中篇幻想小说《莫莫》(即毛毛,该书自1973年出版以来己被译成30多种文字,发行达数千万册,风靡全世界。)第二次获奖。1979年出版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曾被定为少年一代的必读书。 奥地利: 《康拉德》写一位女士误收一家专门制造人工孩子的工厂送来的产品——一个七、八岁左右大的男孩,他在工厂用配方制成,智力发达,非常懂事,是个模范儿童。结果不是“母亲”教育他,而是他教“母亲”该怎样教育孩子。他和这位“母亲”渐渐产生了感情,这时工厂发现货物送错,决定收回孩子,男孩和“母亲”难舍难分,一个邻居小姑娘出主意教他作出种种淘气事,工厂的人发现这孩子又骂人又捉弄人,认为这绝不是他们的产品,于是这孩子就和“母亲”快乐地生活下去了。 克里斯蒂娜·内斯特林格(Christine Nostlinger,1936~)是奥地利儿童文学女作家。她在1970年发表了处女作《红发姑娘弗雷德里卡》。在1972年发表的《黄瓜国王》一下子获得几个文学奖,自此成名。在1970~1980年间她共出版了30多部作品,其中《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幽灵大婶罗莎·里德尔》、《脑袋里的小矮人》都是内斯特林格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不但在奥地利广为传播,还被译成了20多种外国文字出版。她在儿童文学创作上进行了创新,把奥地利儿童文学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她的作品同时受到奥地利整个文坛尊重,1984年,内斯特林格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 法国: 《鹅妈妈的故事》可以说是最早为儿童编写的童话故事书,出版于1697年。它的全名是《鹅妈妈的故事,或寓有道德教训的往日的故事》,收有举世闻名的《小红帽》、《睡美人》、《穿靴子的猫》等8篇童话和三篇童话诗。 夏尔·贝洛(1628~1703)出身在巴黎一个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巴黎最高法院的律师,他自己也当过律师,并曾任皇家建筑总监。在少年时代,他就显露出文学才华,后来成为颇有名望的诗人,1671年,他被选入了法兰西学士院。他号召作家反映当代人的生活和道德观念。就在他这个思想指导下,他开始了民间童话的改写工作。由于他违背封建王朝的正统观念,受到宫廷的冷遇,晚年过着隐居生活。 ☆*****************************☆ 《年老的女王和年轻的农妇》选自《寓言集》,讲述一个女王希望和乡村姑娘交换身份的故事。《寓言集》里的许多寓言实际上就是童话,有的出自于作者的想象,有的则取材于希腊或罗马的传说。作者主要着意于道德教育。 佛朗索瓦·费纳龙(1651~1715)是法国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个代表。他出身于一个破落贵族的家庭,当过路易十四的孙子德·布高涅公爵的教师和冈布雷教区的大主教。从1690年起,费纳龙开始写散文寓言。他由于秘密出版《忒勒马科斯历险记》(1699)而触怒朝廷,被撤了教师的职务,回到冈布雷教区,不得外出,一直到死都不得志。1718年,出版了他的部分寓言,到1823年才出版了他的完整的《寓言集》。 ☆*****************************☆ 《美妞与怪兽》讲述一个商人的小女儿,如何解救了一个中了魔咒而变成怪兽模样的王子。作家意在告诉读者,外表的美丑,永远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 博蒙夫人(1711~1780)是法国十八世纪儿童文学作家,曾长期在英国当小学教师,为青少年写过不少教育性的小说和童话,如《真理的胜利》、《儿童杂志》等。童话中较著名的有《美妞与怪兽》、《谢里王子》等。 ☆*****************************☆ 《金发小姑娘的故事》选自《新童话》,讲述了一个金发小公主受继母迫害,误入了一片被施了魔法的丁香林,并结识了被恶神变成鹿和猫的仙女和仙女之子,最终,小姑娘用自己的勇气和毅力,搭救了自己和自己的朋友。 塞居尔夫人(1799~1847)是法国十九世纪儿童文学作家。她为她的孙子孙女写了很多故事,五十六岁时发表了第一部作品《新童话》,以后陆续发表的作品有《模范少女》、《假期》、《驴子的回忆》、《两个傻瓜》、《索菲的灾难》、《杜拉金将军》、《雨过天晴》等。塞居尔夫人在十八年中共为孩子们写了二十部小说和童话,三部教育性论文。她是法国儿童小说的开创者。她的作品情节生动,有时富于幽默感,多年来为孩子们所喜爱。 ☆*****************************☆ 《灰尘仙女》选自《会说话的橡树》,讲述了一个孩子在灰尘仙女的带领下,漫游地下王国,看见了许多由灰尘创造的奇迹。 乔治·桑(1804~1876),原名奥罗尔·杜班,婚后为杜德望男爵夫人,乔治·桑是她的笔名。她出身于巴黎小市民家庭,在诺昂她的祖母身边度过童年。1832年发表小说《安蒂亚娜》,因提出资本主义社会中妇女解放问题而引人注目。1848年革命期间,热情撰文支持革命者,长篇小说《周游法兰西的旅伴》、《安吉堡的磨工》等反映了当时先进的社会思想。六月革命失败后,她隐居诺昂,并从乡村民间生活中汲取素材,写了一系列中篇小说,如《小法岱特》、《弃儿弗朗沙》等。乔治·桑晚年写了一部童话故事集《祖母的故事》,包括好几个分册,如《说话的橡树》等。这些童话都极富于想象,有些还带有科学幻想的色彩。 ☆*****************************☆ 《牧人总督》是《蓝色的童话集》中最为著名的童话之一,讲述一个叫阿里的总督因惹恼了国王而被放逐。阿里带着女儿在流亡生活中吃尽苦头,认识到了谋生的本领是如何重要。当一位总督的儿子爱上阿里的女儿时,阿里向他提出的要求就是必须学会一种谋生的手艺。 爱德华·拉布莱依(1811~1883)作为19世纪的政治家和法学家,对历史学、法学、政治学都颇有研究。他先后当过律师、议员、终身参议员和法兰西最高学府“法兰西公学”的领导人。他的写作活动主要不是在文学领域中,而是在社会科学特别是法律学的领域中。他反对第二帝国的专制政治。他的主要作品有《美国政治史》、《国家及其界限》和《蓝色童话集》、《新蓝色童话集》等。他的童话以及他从各国传奇作品中整理出来的故事,大都描写细腻,并富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 《蜜蜂公主》以简练朴素而又诗意浓郁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善良的矮人国国王洛克,在爱上美丽纯洁的蜜蜂公主之后,如何战胜了自己的忌妒心,救回了她的童年的伙伴乔治王子,并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佳话。这部作品以民间故事为基调,吸收了中世纪骑士小说和夏尔·贝洛童话的长处,具有童话的意境美。 阿纳托尔·法朗士(Anatole France,1844-1924)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本名蒂波,“法朗士”是他父亲法朗索瓦的缩写,又因他爱祖国法兰西,便以祖国的名字作为自己的笔名。他自从1866年专门从事写作后,就一直没有中断过。他写了许多部长篇小说,在法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1921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法朗士曾下功夫研究过神魔故事以及它的源流问题,他认为必须维护和发展孩子们的幻想,童话《蜜蜂公主》是他专门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极成功的作品。 ☆*****************************☆ 《小王子》描写一个天真纯洁的小王子,他生活在宇宙中的一颗小行星上。那里的生活安宁美好,唯一的威胁是猴面包树,但它的幼苗一出土就被铲除了。为了寻求友谊,也为了学点知识,小王子离开自己的星球到宇宙中去旅行。他先后到过六个行星,拜访了国王、爱虚荣的人、商人、酒鬼、地理学家和点灯人。最后小王子来到地球,结识了飞行员、狐狸和蛇。这部童话含意深广、文字优美,但又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圣·德克旭贝里(Antoine de Saint Exupery),1900年出生于法国里昂,1921-1923年在法国空军中服役,曾是后备飞行员,后来又成为民用航空驾驶员,参加了开辟法国——非洲——南美国际航线的工作,其间他还从事文学写作,作品有《南线班机》(1930),《夜航》(1931)等等。 ☆*****************************☆ 《捉猫故事集》(又译作《猫抓老鼠的故事》)是一个系列童话集,全书包括十七个短篇童话,取材于普通农家的日常生活,主人公小姐妹俩的周围全是家禽家畜和野兽。由于作家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森林、牧场、山谷、小溪,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她的童话里,充满了旷野清新的气息,大自然斑斓的色彩。 马赛尔·埃梅(Marcel Ayme,1902~1967),法国当代作家,两岁丧母,童年时代在外祖父家度过,由于健康原因,他中断了工科学习,先后当过小工、小贩、银行职员,后进入报界。1925年开始写作,翌年离开报界,以后作品接连问世,很快就获得成功。他的作品有如实描绘现实的,也有以梦幻为题材的,使读者进入一个奇异的幻想王国。《捉猫故事集》最初发表于1939年,1950年出版了《别集》,1958年出版了《续集》,以后又不断出版各种版本,并被改编成电视片。 ☆*****************************☆ 《“公主怨”鸟》是童话集《给幸运儿讲的故事》中的一篇,描写一位厌世的公主,在历经沧桑之后,终于醒悟,让当年因为她的悲伤而沉入地下的森林、湖泊和鸟儿,又回到了阳光里,回到美好的生活里来。 贝阿丽特·白克(Beatrice Beck,1914~?)是以优美的童话著称的法国女作家。出生在瑞士,父亲是比利时作家,母亲是爱尔兰人。她教过书,当过法国大作家纪德的秘书。她开始文学生涯的第一部作品,是于1948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巴尔尼》。她后来写的作品更富于浪漫色彩,其中《莱昂·莫兰教士》获得法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龚古尔文学奖。她的童话集《给幸运儿讲的故事》(1953)是她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 意大利: 《木偶奇遇记》出版于1883年,这本书出版后不久,就被译成了80多种文字,仅仅在意大利一个国家,《木偶奇遇记》就有200多个不同的版本。这个童话里的主人公是木偶匹诺曹,他被善良的老木匠制造出来,在经历过木偶剧院老板的关押,狐狸和猫的引诱,以及玩具国的历险等一系列奇遇之后,终于救出了被大鱼吞下的老木匠,并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男孩。 卡洛·科罗狄(1826~1890)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乡下一个厨师家庭里,本名叫卡洛·洛伦齐尼,科罗狄其实是他母亲出生和长大的一个镇的名字,他用它来作了笔名。他在教会学校毕业后,给各地报纸写稿,积极参加意大利民族解放运动,并志愿参加了1848年的意大利民族解放战争。后来他与人一起出版讽刺杂志,写短篇小说、随笔、评论。 ☆*****************************☆ 《假话国历险记》的主要内容是:一个海盗当上了一个国家的国王,因为嫌海盗的名声难听,就想出了个办法,把字典全部改过:海盗变成了圣人,圣人变成了海盗;面包叫墨水,墨水叫面包;早晨起床说“晚安”,睡前道“你早”……这个国家只准讲假话,讲真话要坐牢,老百姓给弄得晕头转向,于是发生了各种奇怪的事情。 姜尼·罗大里(Gianni Rodari,1920~1980),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生业小镇奥梅尼亚一个面包师家庭,母亲当过女工和女仆,毕业于师范学校。他教过小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44年参加意大利共产党,战后他长期担任记者和儿童副刊的编辑,办过儿童杂志,他了解儿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40年代开始写童谣和童话故事,一生为儿童写出大量作品,成为世界儿童文学泰斗。主要作品有长篇童话 《洋葱头历险记》(1951 ),《假话国历险记》(1958),童话集《21加1个童话》,《蓝箭》,《电话里的故事》, 《有3个结尾的童话》等。 儿童小说《3个小流浪儿》;儿童诗《童谣儿集歌》(1950),《天上和地上的童谣》(1960)等。1970年获国际安徒生奖。 ☆*****************************☆ 《小鹅》讲述了一只鹅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蛋不受狐狸的侵犯,想出各种巧计,她找到铁匠为她造了一间铁制的小屋子,最后,她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狐狸,并且让自己的姐妹们都住上了安全的铁屋子。这篇作品选自《意大利童话》 卡尔维诺(1923~1985),是当代欧洲文学大师之一。他的父母都是侨居拉丁美洲的意大利人。卡尔维诺生于古巴,2岁时回到意大利,后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系。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就是根据这段经历写成的。不久这部作品得了奖,他就此步入文坛。卡尔维诺当过新闻记者,后来从事儿童文学编辑工作。他的主要作品有:《一个分成两半的子爵》、《阿根廷蚂蚁》、《不存在的骑士》等等。他的作品独具一格,擅长用童话的方式来写小说。所以他的小说也可以说是童话。除了写小说,卡尔维诺还像德国的格林兄弟一样,收集编写民间故事。卡尔维诺走遍意大利,付出了两年时间的辛勤劳动,终于编写出一部《意大利童话》,这部《意大利童话》可以和安徒生、格林兄弟的童话媲美。 ☆*****************************☆ 保加利亚: 《扬·比比扬历险记》写一个顽劣的、不听教导的男孩,在小魔鬼阿嘘的诱惑下,干了许多坏事,最后还被换掉了脑袋,骗入魔鬼王国。在魔鬼王国中,他的智慧和善良慢慢苏醒了,终于战胜了恶魔米里莱莱,冲出了魔鬼王国并找到了自己的脑袋,成了一个好孩子。 埃林·彼林(1877~1949)是保加利亚著名作家。他以写农村题材的中短篇小说著称。埃林·彼林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曾作过多年的乡村教师,在1945年保加利亚解放前任过博物馆馆长、保加利亚科学院院士。从1909年开始,在近四十年时间里,他为儿童写了许多书,有童话、寓言和短篇小说。 ☆*****************************☆ 比利时: 《青鸟》这个剧本写于1908年,多少年来,一直盛演不衰,受到不同年龄观众的欢迎。剧中写樵夫的两个孩子在圣诞节前夕,梦见仙女请他们为她病重的女儿去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这对兄妹用一块有魔法的宝石召来了面包、糖、狗、猫等精灵,在光神的引导下走遍记忆之乡、夜之宫、树林、幸福之宫、未来之国,历尽千辛万苦,青鸟得而复失。梦醒以后,女邻居为她生病的女儿来讨圣诞节礼物。兄妹俩决定把心爱的鸽子送给她的女儿,不料鸽子一下子变成了青鸟。 梅特林克(1862~1949)是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他于1889年开始剧本创作,在写爱与死的主题上表现了他非凡的才华。1911年他因成绩卓著的文学活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32年他被比利时国王封为伯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占领比利时,他流亡到美国。1947年他返回欧洲,两年后在法国逝世。 ☆*****************************☆ 捷克: 《三株金苹果树》是10卷本的《斯洛伐克童话和故事》中最为著名的一篇作品。这是一篇富有诗意的童话,讲述了三个自幼被遗弃的孩子(王子和公主)如何历经千难万险,最后找到了“会说话的鸟、会唱歌的泉水和三株金苹果树”,并回到了父母身边。故事中的女主人公身上,映现着作家自己的影子,即她对纯真美好的事物的渴望,不惜经过九死一生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聂姆佐娃(1820~1862)是捷克斯洛伐克近代散文文学的奠基人,她出身贫寒,生活经历坎坷。她因积极参加爱国活动,受到反动当局的迫害,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写了多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小说《外祖母》被誉为“捷克文学的一颗明珠”,同样,她的童话也深为读者喜爱。 ☆*****************************☆ 《聪明的小狐狸》写一个看林人在森林里捉到一只小狐狸。看林人的女儿非常喜欢他,教他说话、念书、写字。小狐狸很聪明,学到了不少本领。看林人家的两只大猎狗却嫉妒他,小狐狸不肯忍受欺凌,逃进了大森林。在大森林里他继续与人打交道,做出了很多惊人的事情。小狐狸在生活中越学越聪明,终于成了一个看林人。 约瑟夫·拉达(1887~1957)是捷克著名的插图画家,他为捷克讽刺作家哈谢克的《好兵帅克》画了非常有特色的插图。他的童话作品有好几部,代表作就是《聪明的小狐狸》和《淘气的故事》。拉达还自己编绘了《我的字母》、《妖怪与水鬼的故事》、《小猫凯什的故事》,并且主编过儿童刊物《小花朵》。由于他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艺术事业,1974年,捷克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 《九篇童话》,每篇写一个捷克社会中的人物——城市和乡村的居民、樵夫、磨坊工人、大夫、驾驶员等。包括有《邮递员的童话》、《医生的童话》、《水怪的童话》、《鸟和天使的童话》、《警察的大童话》、《狗和精灵的童话》、《流浪汉的童话》、《强盗的童话》。 卡雷尔·恰佩克(Karel Capek,1890~1938)是著名的捷克小说家,生于医生家庭。恰佩克从查理大学哲学系毕业后任新闻记者并开始文学创作。他写了多部揭露资本主义不合理制度和反法西斯的作品,主要作品有剧本《机器人》、《白色病》;小说《大战鲵鱼》等。由于卡雷尔·恰佩克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他担任过捷克笔会的主席,并与人共同建立了斯洛伐克笔会。他真正为儿童写的童话,虽然只有几篇,却可称为世界童话的精品。 ☆*****************************☆ 俄苏: 《克雷洛夫寓言集》和《伊索寓言》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又有自身的特色,它的语言诙谐幽默,讽刺意味很浓,故事生动,它对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克雷洛夫(1768~1844)出身于莫斯科一个下级军官家庭,自学成才。因编辑讽刺杂志《精灵邮报》、《观察家》,受沙皇政府迫害而颠沛流离。37岁时重返文坛,致力于寓言创作。代表作有剧作《摩登铺子》、《训女》等,另有九卷本寓言诗集共二百余篇。 ☆*****************************☆ 《布拉基诺历险记》是根据《木偶奇遇记》改写而成的儿童文学名著,书中的木偶没有像匹诺曹那样钻到鱼腹里去救父亲,却是和木偶戏班里受班主虐待的木偶们一起反抗,最后找到一把金钥匙,打开一扇秘密的门,进入幸福世界。 阿·托尔斯泰(1883~1945)出生于一个伯爵家庭,母亲是作家,从小培养了他对文学的兴趣。他从1911年开始为少年儿童写作,写了许多短篇、中篇童话。他着手改写了《木偶奇遇记》,也许因为他自己就是作家,写着写着,却照他自己的思路写成了另外一本童话。他还为小朋友编写过著名的《俄罗斯民间故事》,改写了自己的长篇小说《彼得大帝》。 ☆*****************************☆ 《全不知游绿城》写花城里的全不知等16个有趣的小家伙,坐着自己做的气球去旅行,从空中掉了下来,落在一个只有女孩子的城市里。他们在这个女孩子的城市里,看到了许多新奇的事,学到了许多知识,认识了新朋友,也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最后,大家又顺利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诺索夫(1908~1976)是苏联儿童文学创作领域中最活跃和最有成绩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基辅一个演员家庭,先后当过伐木场、水泥厂、砖瓦厂的工人,后又学过电影艺术,担任过科学片和教材片的导演,非常熟悉儿童心理,生活经验丰富。他于1938年开始写儿童文学作品,为孩子们写过短篇小说集《笃笃笃!》、《快乐的小家庭》、《会动的帽子》等,他最重要的作品就是以全不知为主人公的童话三部曲——《全不知游绿城》《全不知游太阳城》《全不知游月球》,这三部童话都曾荣获苏联俄罗斯克鲁普斯卡娅国家奖。 ☆*****************************☆ 《小矮人的奇遇》写了三个立过功的小矮人,在外出度假的时候,他们中的一员被一位太太捉去,当作狗养。另两个小矮人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找到了被抓走的小矮人。 恩诺·拉乌德(1928~)是苏联爱沙尼亚的著名作家。他为少年儿童写了许多精彩的童话、木偶剧,因此而列入国际安徒生奖的光荣名册之中。 ☆*****************************☆ 南斯拉夫: 《珍珠玫魂》是南斯拉夫作家格·奥璐依奇的短篇童话集,共收入童话二十三篇,题材非常广泛:有的描绘自然界的各种花草树木、鸟兽虫鱼,有的写人类社会中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或歌颂勤劳与勇敢,或同情善良和弱小,或讽刺自私和懈怠,或鞭挞凶恶和残暴。其中《珍珠玫瑰》、《小水珠和花的故事》、《红艳艳的罂粟花》、《小星星的胸膛里什么东西在跳动》均是优美的佳作。《珍珠玫瑰》写一个名叫珍珠玫瑰的贝壳姑娘渴望去海上世界,她饮泣的泪水凝成一颗美丽的珍珠,后来有人下海捞起她,摘去了珍珠,而贝壳则被一个小男孩惜心珍藏。这篇风格隽永清新的童话便成为本集的同名头篇。 格·奥璐依奇(1934~),南斯拉夫当代著名女作家。毕业于贝尔格莱德大学,获英语和文学双硕士学位。早在中学时代,就发表了诗歌、散文及谈艺录《作家们谈自己》等。她创作了不少长篇和短篇小说,如《到天空去旅行》《我投爱情一票》、《太阳塔》、《耳鼓》等。其中长篇小说《到天空去旅行》曾获奖,并被拍摄成电影。格·奥璐依奇也是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她为少年儿童创作的第一部短篇童话集《珍珠玫瑰》曾获南斯拉夫多种儿童文学奖,并被译成二十四种外国文字,不少作品被拍摄成影片。 ☆*****************************☆ 丹麦: 《安徒生童话》是儿童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它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丹麦以及全世界读者的心。安徒生在《丑小鸭》、《海的女儿》、《夜莺》、《皇帝的新装》、《坚定的锡兵》等童话中所塑造的形象,给人们带来了美的陶冶,情的升华,童话,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在安徒生那里达到了它的高峰。 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1875)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是鞋匠,母亲是洗衣工。他11岁时,去当被人视为最下等的徒工。他没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他发奋自学,后来又到文法学院和大学读书。他曾渴望当一名演员,写过剧本、游记,1835年,他的第一部《将给孩子听的故事》出版。从此,他几乎每年都要献给孩子们一本童话。直到他去世前三年,他一共写出了168篇童话。 ☆*****************************☆ 瑞典: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小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野鹅出发作长途旅行。通过这次奇异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很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了锻炼,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塞里玛·拉格洛芙(1858~1940)是瑞典的优秀女作家,1909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金。拉格洛芙生于瑞典西部的一个陆军中尉家中。她从小喜欢听祖母讲故事,喜欢读书,立志要当一个作家。长大后,她在一座小城当了十年中学的地理教师。在任教期间,她开始了文学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她唯一为儿童而写的长篇童话,它是根据瑞典教育部的要求,作为一部学校地理教育读物而写的,不料它在以后竟成为了世界文学艺术的珍品。因为拉格洛芙的巨大成就,1914年她被选为瑞典皇家学会会员。在瑞典,现在有一项最重要的儿童文学奖,就是用尼尔斯这名字命名的。 ☆*****************************☆ 《长袜子皮皮》描写了一个淘气的、无法无天的女孩皮皮,她天生神力,可以毫不费劲地举起一匹马,不过她从来不用自己的力气来欺负弱小。她的母亲早逝,父亲在海上失事,她独自住在一座果园的小房子里。她在地板上和面做饼干,和警察捉迷藏、骑着马上学、爬树……并且和她的两个小伙伴——杜米和阿妮卡,经历了许多有趣的冒险。 阿斯特丽德·林格伦(Astrid Lindgren,1907~2002)1907年11月14日出生在瑞典斯莫兰省一个农民家里。20年代到斯德哥尔摩求学。毕业后做过一两年秘书工作。她共为孩子们写了上百种儿童读物,其中80多部是童话、小说、故事。诸如《长袜子皮皮》(1955)、《淘气包埃米尔》三部曲,《小飞人》三部曲(1945)、《玛迪琴》两部连续小说,还有《大侦探小卡莱》等等,获得过各种荣誉和奖励。1957年获瑞典“高级文学标准作家”国家奖;1958年获“安徒生金质奖章”;1971年获瑞典文学院“金质大奖章”。1946~1970年,将近四分之一世纪里,她担任拉米和舍格伦出版公司儿童部主编,对创造这个时期的瑞典儿童文学的黄金时代做出了很大贡献。 ☆*****************************☆ 《小狐狸米克》写一只小狐狸不愿和爸爸哥哥们学坏,却和一只小鸡交上朋友的有趣经历。 扬·艾克霍尔姆(Jan Ekholm,1931~)是瑞典作家协会的会员,任瑞典《晚报》编辑。他主要创作侦探小说,同时从事儿童文学创作。 ☆*****************************☆ 挪威: 《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里的豆蔻镇是作家虚构的童话世界,这里的人们善良,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生活愉快而幸福。美中不足的是,这里还有三个强盗,他们好吃懒做,不守纪律,不讲卫生;最卑劣的是以偷窃为生。但在他们被逮捕拘留后,镇上的人们却像亲人、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使他们受了感动。一次,镇上的塔楼失火,他们爬上塔楼救火而立了功。后来人们又按照他们各人的特长,给他们安排了正当的职业,从此豆蔻镇的生活就更加安乐了。 土尔皮仑·埃格纳(Thorborn Egner,1912~?)本来是一个画家,毕业于挪威国立表现和实用美术学校,曾经有一度以画广告为生。后来他为挪威两个著名作家阿斯边生和莫哀所收集的挪威民间故事作插图,由此他逐渐对儿童文学发生兴趣,不久也开始为儿童写起作品来,并都由他自己画插图。1946年埃格纳到挪威电台儿童部工作后,他常把自己写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广播故事和电视脚本先与小朋友见面,然后再写成书出版发表。他的《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1958)就是先广播、演出而后出版的。1950~1972年期间,埃格纳致力于为小学编写一套教科书,书名叫作《土尔皮仑·埃格纳小学儿童读本》。低年级的几本几乎全出自他的手笔,于是他又成了挪威教育界的重要人物。 ☆*****************************☆ 芬兰: 《魔法帽》又名《精灵帽》,是矮子精系列童话中最出色的一部,此系列童话借用北欧传说中的林中妖精“特洛尔”的形象,塑造了善良好客、融融洽洽的矮子精木民一家。他们住在木民山谷里,因为好客,家里总是有许多客人——样子都很古怪,一些像林中的动物,一些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魔法帽》讲述魔法师丢了一顶帽子,被木民山谷的小木民矮子精捡来,无论什么东西到了帽子里都会变成另一种东西,变成什么呢?谁也预料不到,这就引起了一连串有趣事情的发生…… 芬兰女作家托夫·杨森(Tore Jansson,1914~),是芬兰著名女作家。出生于芬兰的赫尔辛基,曾在芬兰、瑞典、意大利和法国学习过美术。她以瑞典语从事儿童文学创作,1945年以童话集《小特洛尔和大洪水》闻名,1966年被授予第六届国际安徒生儿童文学奖。《魔法帽》是杨森最出色的童话作品,创作于1948年。作者以生活在自由天地里的矮子精“木民”为主人公,创作了一系列的童话,这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除此之外还有《彗星来到木民山谷》、《木民爸爸在海上》等。 ☆*****************************☆ 美洲卷: 美国: 《神奇的故事》是根据民间故事和古希腊神话改写的童话集。 纳撒尼索·霍桑(1804~1864)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小说的开创者。出生在新英格兰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自幼受清教影响较深。大学毕业后,从1837年开始,他发表了几个短篇小说集。他的长篇小说《红字》(1850)是世界古典文学名著。《红字》是一个悲剧,霍桑写完后觉得很压抑,决定写一些欢快的作品,于是他写了四本儿童读物,其中两本就是后来很有名的《神奇的故事》和《福谷传奇》(1852)。 ☆*****************************☆ 《白兔和他的敌人》选自一部美国童话《里马斯大叔讲的故事》,里马斯大叔讲的故事中,主角是兔子老弟。他在大森林中经常受到狐狸、狼、狗熊等动物的欺负和追捕,他们甚至要置他于死地而后快。但是兔子老弟聪明伶俐,总是用种种巧妙办法脱身,而且反过来给他们吃苦头。 乔尔·哈里斯(1848~1908),生长在美国南方,少年时当过印刷工人,受到一位新闻界人士的器重,被允许到他的大庄园图书馆里借阅书籍。在那里,哈里斯读了大量英国古典文学名著,努力学习写作,终于自学成才,从事报刊编辑工作,撰写文章。美国南方农场有许多黑人雇工,哈里斯小时候就听过老黑人讲故事,后来他把听到的故事写下来,还塑造了一位讲故事的善良可亲的老黑人,取名里马斯大叔,并把他写的童话称为里马斯大叔讲的故事。这些童话从1878年起在报上连续发表,随后结集出版,轰动一时。四十年代美国动画片大师迪斯尼把这些童话改编成动画片,那位蹦蹦跳跳的兔子老弟更是读者喜爱的童话人物了。 ☆*****************************☆ 《绿野仙踪》写一个生活在美国堪萨斯州的小姑娘多萝西,被一阵龙卷风带到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在那里她遇到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并和他们成为了好朋友,经历了许多奇妙的历险,最后,在好女巫的帮助下,她终于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和亲人的身边。 莱曼·弗兰克·鲍姆(L·Frank Baum,1856~1919)是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他当过报社记者,1899年开始写作儿童文学,他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鹅爸爸的书》,获得了成功。第二年,就写出了《绿野仙踪》(原名《奥芝国的魔术师》),这部作品在美国少年儿童中引起了轰动,其后还被改编为舞台剧本,在芝加哥上映。 在三十年代末,又被拍成电影,轰动一时。在我国上映时,片名译作《绿野仙踪》,沿用至今。 ☆*****************************☆ 《多立德医生的冒险故事》是十二本多立德医生系列童话的第一部,出版于1920年。这本书原名为《多立德医生的故事》。写多立德医生在家乡的古怪生活和在海外的惊人历险。此后,它成了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那位胖墩墩的好好先生多立德医生也成了各国儿童最喜爱和熟悉的童话人物之一。多立德医生本是英国泥潭镇的一位医生。他太喜爱动物了,满屋都是各种动物,把病人全给吓走了,他的姐姐也受不了,离开他去嫁人。老鹦鹉教会他鸟言兽语,于是他干脆专门给动物们看病。一传十,十传百,动物们都来找他,连非洲猴子国发生传染病,也从老远地方来请他出诊。于是,好心的杜利特医生就去出诊,开始了他的非洲之旅。这本童话就讲述他在非洲经历的种种奇遇。他和动物们同舟共济,动物们也给了他很多帮助,历尽千难万险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安全地回到家乡。 《多立德医生航海记》说的是医生又想去旅行了,这回是“盲目旅行”,也就是说让铅笔乱点到地图上随便一个什么地方。于是,命运把他们带到南大西洋上的一个很小很小的岛——蛛猴岛去。他们先是在船上发现有偷渡者,后来,一个偷渡者还吃光了他们贮藏品中最重要的咸牛肉和其它食物。他们只好到白角群岛去弄食物。可是他们没有钱。在困境中,他们正好遇上岛上盛大的斗牛比赛。多立德医生参加了斗牛比赛,击败了所有的斗牛士,为他们赢得了一划艇的食品,以及一口袋的珠宝和许多金钱。途中,狂风巨浪把鹬鸟号击成两半,幸运的是,有海豚帮忙,他们终于来到了蛛猴岛。他们借助于一封树叶图画信,来到老鹰头山,解救了被巨石封住泂口的印第安首领——金箭的儿子。多立德医生帮印第安人击败了敌人的进攻。他被推选为蛛猴岛国王,但多立德医生还是希望继续当科学家,最后乘坐海螺回到了英国。 休·约·罗夫丁(Hugh Lofting,1886~1947)生于英国,少年时代加入了美国国籍。他曾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英国伦敦大学攻读土木工程,毕业后到非洲、西印度群岛和加拿大工作。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受伤后退役,从他当时寄给子女的信中可以看到,他强烈反对战争、暴力和残忍。 ☆*****************************☆ 《当代寓言集》实际上是许多短小童话故事的合集,它的故事浅显易懂,语言幽默生动,但又不乏深刻的哲学思辨意味,是一部儿童和成年人都很喜爱的作品。 詹姆斯·瑟伯(James Thurber,1894~1961)美国幽默作家,寓言作家,画家。俄亥俄州人,大学毕业后,当过记者、编辑,晚年执教于耶鲁大学。代表作有《当代寓言集》、《当代寓言续集》。 ☆*****************************☆ 《夏洛的网》在美国儿童文学史上是一再被提到的作品,主要内容是:一头小猪威伯与大灰蜘蛛夏洛同住在农场仓房的地窖中,聪明勇敢的夏洛在自己的网上编织“好猪”、“杰出”、“谦虚”等等字样,使得威伯在猪的比赛中荣获了大奖,救了他的性命。而威伯又怀着感激之情,保护了夏洛的孩子顺利诞生。这本书出版后,深受小读者的喜爱,许多成年人也爱读。在1953年度美国儿童文学奖评选中名列第二。 爱尔温·布鲁克斯·怀特(Elwym Brooks White,1899-1985),生于纽约。1918年,从美军退役,入康奈尔大学就读,1921年毕业。这期间他曾担任过《西雅图时报》等多家出版机构的记者。1924年,他回到纽约,当了一位广告撰稿人。1926或1927年,他来到《纽约客》杂志社作编辑工作。他为这本杂志写下了大量的散文和诗歌,在1938~1943年,他作为《哈珀斯》杂志的专栏作家,为该杂志的“个人观点”专栏撰写了大量的散文。1939年,他搬到缅因州的北Brooklin 的一个农场,作为一名自由作家继续从事写作。1959年,怀特出版了一本文体学专著《文体的要素》,这本书后来被广泛地用作美国中学与大学的教材。 ☆*****************************☆ 《奇异的蛋》写的是一个荒诞而有趣的故事:一只母鸡孵出了一只古代的恐龙——于是,围绕着这只恐龙,社会上的各种人都进行了一番淋漓尽致的表演。后来,在男孩内特的帮助下,恐龙终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归宿。 奥利弗·巴特沃司(Oliver Butterworth,1915~)出生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哈特佛德。他在中学和大学任过教。他的作品受马克·吐温的影响较大。巴特沃司的《奇异的蛋》发表于1965年,1977年被列为美国“不可忘怀的好书”之一,还被改编成了电视片,获得很大成功。 ☆*****************************☆ 《费里斯比夫人和尼姆的老鼠》中的费里斯比夫人是一只田鼠,为使小儿子平安度过冬春之交的日子而四处求助,在猫头鹰的指点下,她结识了一群神奇的老鼠,他们将自己的洞穴装置得如同宫殿一般,地毯、电灯、自来水、冰箱等设施应有尽有。原来他们是从一个叫做尼姆的科学实验机构中逃出来的。老鼠们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帮助田鼠一家安置了新居,然而,他们却毅然决然地舍弃了舒适的生活,去另辟新的天地,因为,那是一种自食其力的艰苦而又有意义的生活。 罗伯特·奥布赖恩(Robert C. O'Brien,1918~1973)是美国著名作家、记者和儿童文学家,他的儿童文学创作涉及童话、小说、科幻作品等多种体裁,其中以《费里斯比夫人和尼姆的老鼠》(1971)最为有名,出版后曾获得包括波士顿环球荷思书籍奖(1971)、刘易斯·卡罗尔图书奖(1972)、全国图书奖(1972)、美国图书馆纽伯里奖(1972)、马克·吐温奖(1973)、西北太平洋图书馆协会青年读物奖(1974)、马萨诸塞州文学奖(1978)等多种文学奖项。 ☆*****************************☆ 《蟋蟀奇遇记》的主角是一只生长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蟋蟀,他因为贪嘴,爬进了旅游客人的食品篮,无意中被带到纽约中心地铁的地下火车站。报摊卖报的穷孩子马里奥,收养了这只蟋蟀。后来,蟋蟀又认识了一只老鼠和一只猫。这三个动物成了好朋友,闹了一些有趣的笑话,闯了一场大祸,最后居然帮助马里奥的爸爸妈妈免于破产,使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乔治·塞尔登(George Selden,1929~)出生在康涅狄格州,在纽约定居下来后,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蟋蟀奇遇记》是他的代表作,原名《蟋蟀在时报广场》,1960年由美国纽约德耳出版公司出版后,受到美国《图书馆杂志》、《纽约先驱论坛报》书评版的好评,曾获美国纽伯里奖第二名。到1978年为止,在18年间,这本书已经再版了17次。 ☆*****************************☆ 乌拉圭: 《丛林中的故事》是一部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故事集,其中《鳄鱼之战》、《大乌龟》等等都是流传很广,富有魅力的作品。 奥拉西奥·基罗加(1878~1937)是乌拉圭用西班牙语写作的作家,被誉为“拉丁美洲小说之王”。他虽然出生在乌拉圭,但在阿根廷的查科和密西昂奈斯丛林里生活了多年,因此,他的大部分作品,特别是那些最精彩的作品,都是以阿根廷北部林区为背景的。 ☆*****************************☆ 巴西: 《没有尾巴的小鸡》讲述了一只没有尾巴的小鸡总是受到同伴欺负,于是便决定去找国王申述,经历了许多坎坷之后,在一路上结识的朋友们的帮助下,最后,战胜了国王的士兵,成长为一只漂亮健壮的大公鸡。这篇童话选自《娜丝塔霞姑姑讲的故事》,这部童话集通过一位黑人厨娘娜丝塔霞姑姑讲故事的形式,收入了许多巴西民间童话,而且每一个故事讲完之后,大家对这个故事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故事的道理就阐述得更清楚了。 蒙特伊鲁·洛巴图(1882~1948),巴西作家,他本来是学法律的,但没有成为律师,却成了一位作家。他写了许多美丽的书,但其中最美丽的书是写给儿童的。他一共写了17本儿童读物,跟小朋友讲历史、讲地理、讲文法、讲算术,最有名的一本就是《娜丝塔霞姑姑讲的故事》。 ☆*****************************☆ 亚洲卷: 阿拉伯: 《卡里来和笛木乃》改编自古代印度(约公元4世纪~6世纪)的一部非常著名的寓言集:《五卷书》。书里的几十篇寓言和童话中的主人公基本上是飞禽走兽,但他们说人的语言,也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些飞禽走兽就是人的化身。这本书在语言上的特点是形象和哲理的高度统一,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许多处世为人的道理。在形式上,运用了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手法,颇具特点。 伊本·穆加发(724~759),生于波斯祖尔城的一个乡村。年轻时就获得了广博的阿拉伯文化知识,并在文化界享有盛名。由于他言论中有改良社会的观点,被统治者所杀害,当时他只有35岁。伊本·穆加发在翻译《五卷书》的过程中,对原书作了增删,并改名为《卡里来和笛木乃》,对文字作了一些修饰,使之成为面目一新的艺术精品。 印度: 《倒长的树》是一部耐人寻味的童话。童话的主人公拉姆爬上一颗倒长的树,游历了光怪陆离的“地下世界”,作者通过拉姆的地下奇遇,深刻地揭露了剥削制度下的种种黑暗现象。 克里山·钱达尔(Krishan Chandar, 1914~1977),印度乌尔都语作家。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童年和青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克什米尔度过。1937年获拉合尔法学院法律学士学位。1937年末在《信使》、《北方评论》等刊物任编辑。1939至1943年在全印广播电台任导演。后到夏里玛电影公司工作。长期住在孟买。 日本: 《红蜡烛和人鱼姑娘》是《未明童话集》中最著名的童话,它写人鱼姑娘给一对制作蜡烛的老夫妇在蜡烛上绘画,航海的船只只要点上她画过的蜡烛,便可保证在暴风雨中平安无事,于是老夫妇生意兴隆。但他们贪财,把人鱼姑娘当珍奇动物卖掉了,以后他们的蜡烛就不灵了,从此再也没有生意。 小川未明(1882~1961)是日本著名作家,也是日本儿童文学的元老之一,在日本儿童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他毕业于早稻田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参加全日本无产者联盟的活动,倡导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又有浓郁现实主义生活气息的童话作品。1910年他出版童话集《赤色的船》,是日本儿童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1926年以后他主要从事儿童文学工作,担任过《少年文库》的主编。1951年他获日本艺术院奖,1952年被选为艺术院会员,还担任了儿童文学家协会会长。他提出的童心主义理论,对以后的日本儿童文学发展发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他创作了包括《红蜡烛和人鱼姑娘》在内的《未明童话集》5卷,为日本儿童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 《狐狸和葡萄》是一篇短小的童话,讲述了一个有关母爱和记忆的故事,语言简练,含意深邃。 坪田让治(1890~?)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英文系,读书时就师事日本著名童话作家小川未明。1923年他开始发表作品,1927年开始在重要的儿童文学杂志《赤鸟》上发表童话和儿童小说。1935年出版了童话《魔法》、《猎狐》。1963年发起创办童话杂志《枇杷果学校》,着力培养新人。坪田让治由于对儿童文学的卓越贡献而获日本艺术院奖,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大奖,野间儿童文艺奖,1964年成为日本艺术院会员。 ☆*****************************☆ 《红鬼的眼泪》是日本童话名篇,通过对红鬼和青鬼的天真、纯朴的行动的描写,表达了作家对真挚、纯洁的友谊的渴望。 滨田广介(1893~1973)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英文系,长期从事儿童文学编辑工作和创作。1953年因他对儿童文学的贡献而被授予文部大臣奖。1955年他发起创立了日本儿童文艺家协会,担任理事长,1966年任会长。滨田广介的童话抛开了劝善惩恶的老路子,而主张把自己的温暖带给儿童。他的创作观点,代表着童话发展的一个阶段。 ☆*****************************☆ 《银河铁道之夜》的主要内容是:男孩焦班尼在白茫茫的星空下,看见一列闪光的银河铁道列车一闪而过,它像一颗拖曳着长尾的彗星,载着焦班尼和朋友们在星座之间穿梭,寻找着“最终的幸福”,但是朋友们却都一个个在中途下了车,最后,回到现实中的焦班尼,下决心要为了大家去寻找真正的幸福。 宫泽贤治,1896年生于东北地区岩手县花卷町(现为花卷市)富商家,却以家业为耻。曾担任过农业学校教师,任教四年即辞去公职,离家独居于花卷市郊外,过着普通农民生活,并致力于农村改革,亲自指导农民改良水稻栽培方法与改良土壤、肥料等。 ☆*****************************☆ 《龙子太郎》是根据民间故事改编的童话,描写在一座很穷苦的山村里,怀着龙子太郎的妈妈因为饥饿而偷吃了大伙儿的鱼,便受到惩罚而变成了龙,之后,生下了龙子太郎。为了养大龙子太郎,龙妈妈把自己的一对眼睛挖下,给龙子太郎当奶吃。龙子太郎长大后力大无穷,便要去找妈妈。一路上,他历经了千辛万苦,斗败了红鬼,杀死了凶残的黑鬼而救了好友阿雅。为了帮助广大的贫苦农民,他又与鸡财主斗,夺回了他亲手种的稻谷分给大家。当他终于找到龙妈妈时,他又与妈妈一起劈山排水,造出了良田。由于龙妈妈不顾自身而给别人带来幸福,她又恢复了原形。 松谷美代子(1926~)是日本当代儿童文学史上一位成绩卓著的重要女作家。她生于东京,毕业于东洋高等女子学校,尊坪田让治为师。1947年,她出版了作品集《变为贝壳的孩子》,1951年获得了儿童文学新秀奖,其后,1960年她的《龙子太郎》获讲谈社儿童文学新人奖。后又因描写反对原子战争的童话《两个意达》荣获为国际儿童年而设立的特别安徒生奖。她是日本获儿童文学奖最多的女作家之一。她除在国内获奖外,还获过“IBBY”优秀图书奖等。松谷美代子还是民间文学研究者,长期在主编季刊《民间文学手册》。 ☆*****************************☆ 《不不园》这部童话写的是幼儿园小朋友的日常生活,但在这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有趣的事,还有许多稚拙、憨厚的充满幻想的角色。 中川李枝子(1935~)生在北海道的札幌,毕业于东京都高等保姆学院,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有丰富的儿童教育经验,深深了解儿童心理,她写的儿童文学作品,教育小朋友懂得生活的各种道理,而故事又十分有趣,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不不园》是中川李枝子的代表作,曾荣获日本“厚生大臣奖”、“日本广播公司儿童文学奖励奖”和“野间儿童文艺奖推荐奖”,并被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列为“必读图书”。 ☆*****************************☆ 《手绢上的花田》写的是一个邮递员,无意中得到了一个可以造酒的魔壶,于是他和妻子开始利用壶中小人造的菊酒为他们赚钱,结果却在某一天自己也成了壶中的小人…… 安房直子,本名峰岸直子,日本著名的女性童话作家,1943年生于东京。1962年发表《月夜的风琴》走上童话创作之路。成名作为1970年的《花椒孩子》。她的童话代表作还有《手绢上的花田》、《北风遗忘的手绢》、《风和树的歌》《遥远的野蔷薇村》、《山的童话·风溜旱冰》、《谁也看不见的阳台》等。她为人深居简出,评论说她的童话就和她本人一样,“如同自家后院角落的一朵蒲公英”,清淡隽美。她于1993年,年刚49岁便因病去世。 ☆*****************************☆ 《车的颜色是天空的颜色》是一组系列童话,描述了司机松井在驾驶出租车的过程中遇上的许多奇怪的人和事,有变成小女孩的老奶奶、化身为旅客的山猫和狐狸、在深夜飘过天空的鱼儿……这些短小的故事想象奇特,充满了东方特有的神秘感。 阿万美纪子是日本童话作家。1931年生于中国辽宁省抚顺市,移居长春、大连,在大连神明女子学校读中学二年级时,日本战败,当年归国并结婚,成为二子之母后通过函授学习儿童学,并结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与田准一,在其鼓励下将童话《熊绅士》投稿,于1963年10月发表在《枇杷果实学校》上,从此成为该刊物作者。1968年3月将此前作品结集为童话集《天蓝色的出租车》(《车的颜色是天空的颜色》),同年4月该书获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第一届新秀奖。1980年12月出版的《黄金色的小船》获得旺文社儿童文学奖。1982年3月《蓝色出租车·续》出版。 ☆*****************************☆ 以色列: 《蟋蟀、蚯蚓、蝴蝶和蚂蚁》写了四只单纯、热情的小昆虫对理想的追求,在现实面前,它们受到了挫折,也受到了锻炼,最后终于美满、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实现了它们的理想。 露西·芙尔(1918~?)是以色列著名女作家,出生于维也纳。她写了多部童话。她的童话以想象美丽而又富于哲理著称。给她带来声誉的作品大都以中短篇童话为主,如《美丽国》、《野东西》、《安谧的森林》、《不愿开花的秋海棠》等等。 ☆*****************************☆ 澳洲卷: 澳大利亚: 《小脚趾水中旅行记》是以小脚趾为主人公的系列童话中的一部。小脚趾偷偷地藏在爸爸的大衣口袋里,跟着爸爸妈妈到日光岛去。到了那里以后,他碰到鹦鹉螺小姐,就跟她一同去参加蟹先生的宴会。他们在途中遇到了一些危险,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动物,最后小脚趾平安地回到了自己父母的怀抱里。 莱斯利·里斯(1905~?)是澳大利亚作家、戏剧评论家。他曾在英国读书和工作,后来他回国写剧本、戏剧史和剧评,对澳大利亚的戏剧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也是澳大利亚最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最受小读者欢迎的作品就是小脚趾系列童话。 ☆*****************************☆ 童话绘本: 英国: 《彼得兔的故事》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幼儿读物,主人公彼得是作者儿时的一只宠物兔子,在作者的笔下,他成为一个单纯可爱,又有些调皮的童话形象,在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故事里,还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淘气又胆小怕事的彼得兔、冒失的本杰明兔子、尖酸贪婪的小老鼠塞缪尔.胡子、不喑世事又挺有主张的杰米玛鸭子、大智若愚,心胸开阔的平小猪……他们住在一个美丽的山村,永远不会老。 毕翠克丝·波特(Beatrix Potter,1866~1943)生于伦敦一个富有的家庭,在世的时候发表了21个故事和两个幼儿歌谣集,都是单独发表,独立成书的。第一个是《彼得兔的故事》,发表于1902年。毕翠克丝·波特创作故事的时候总是同时创作插图,每个故事都有几十幅精美生动的插图紧密配合故事情节。1903年之后,她一直在风景秀丽的湖区(Lake District)山顶农场(Hill Top Farm)居住,毕翠克丝的农场生活在她后期的故事里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生姜和酸菜》里的零售业兴衰就是索瑞村里的小店,而《馅饼与小肉饼盘子》里的猫狗茶会写的就是可爱又可笑的乡村社交,《夹心布丁卷》里猖狂得敢收拾小猫的老鼠夫妇就住在毕翠克丝买下的老房子里! ☆*****************************☆ 德国: 《噢,美丽的巴拿马》,是写小熊和小老虎旅游的故事。他们听说巴拿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跟天堂一样美,所以他们萌生了前往巴拿马的念头。他们出发了,其结果是从起点又回到了起点。 作者雅诺什(Janosch,1931~)出生在波兰边界的一个小村庄。童年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养育成人。从13岁开始,他曾先后在一家炼铁铺和几个服装工厂工作,同时也学习作画。雅诺什一心向往慕尼黑艺术学院,可惜没有通过入学考试。但是,他并未放弃自己的兴趣,仍专心于绘画与创作。960年,雅诺什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这之后,雅诺什出版了150本以上的作品,作品被翻译成30多种文字,其中的许多作品成为家喻户晓的儿童小说和图画书,他本人也成为当今德国最有名的专业作家及插画家。 ☆*****************************☆ 瑞士: 《当世界还年幼的时候》取材于圣经故事,是简单而清新的幼儿童话。 约克·舒比格 (Juerg Schubiger,1936~)生于苏黎世,年轻时在法国南部和科西嘉岛当过包装工、伐木工、园圃工人以及泥瓦工。在大学时学习过日耳曼语文学、心理学、哲学;后作过编辑和出版家。现在定居于苏黎世,是心理治疗师和作家。 ☆*****************************☆ 故事小说: 英国: 《宝岛》又名《金银岛》是斯蒂文森为他妻子的前夫之子写的少年读物,出版后受到了各年龄段读者的喜爱,成为他流传最广的一部小说。这部作品有着鲜明的惊险色彩,为人们揭开了冒险者世界的一角。故事是由男孩吉姆讲述的,他参与探险,去寻找埋藏在一个遥远的海岛上的财宝。机警而大胆的吉姆发现了海盗们的阴谋,海盗们打算从这次浪漫航行的组织者手里把宝物夺走。经过了无数次惊险的遭遇,勇敢的旅行者们到达了荒岛,在岛上找到了一个曾经当过海盗的人,并且在他的帮助下掘出了财宝。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1850-1894)是英国小说家,苏格兰人,出生在爱丁堡。斯蒂文森1867年在爱丁堡大学先攻读土木工程,不久改学法律,1875年成为一名开业律师。不过他在大学期间就开始给杂志撰稿,1878年他出版了游记《内河航行》,次年又出版了《驴背旅程》。1879年他到加尼福尼亚,第二年在那里与奥斯本夫人结婚。尽管体弱多病,他却从未中断写作。他为各种杂志写了大量散文、小说、游记和自传等,他还从事诗歌和戏剧创作。出版的小说有《新天方夜谭》(1882)、《宝岛》(1883)、《化身博士》(1886)、《绑架》(1886)《快乐的人们》(1887)等等。1888年因为健康原因,斯蒂文森同夫人前往太平洋上的萨摩亚岛,1894年在该岛上去世。 ☆*****************************☆ 瑞士: 《海蒂》以风景如画的阿尔卑斯山为背景,第一部描写了小海蒂童年时期的成长历程,第二部描写了成长起来的海蒂帮助瘫痪姑娘克拉拉重新站立起来的故事。 作者约翰娜·斯比丽(Johanna Spyri,1827~1901)出生在瑞士苏黎世附近的一个村庄里,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则是一个诗人,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25岁那年同约翰·伯恩哈德·斯比丽结婚。从1879年起,她写了大量的故事,这些作品冠以总书名《献给孩子以及那些热爱孩子的人们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海蒂的学习和漫游岁月》和《海蒂学以致用》。除了这些故事外,斯比丽夫人的重要作品还有《在弗里尼坎上的一片叶子》、《没有故乡》、《格里特利的孩子们》等。 ☆*****************************☆ 意大利: 《捣蛋鬼的日记》是部日记体小说,主人公是一位九岁的小男孩,人们称他为捣蛋鬼加尼诺。加尼诺受到姐姐的启发学写日记,决心把自己的想法和经历的事情都记到上面去。日记记载了他在半年时间里怎么把家里搅得天翻地覆,甚至毁掉了他姐夫的政治声誉和前途,终于成为“不可教诲”的祸星的经过。 作者万巴(1858~1920)是意大利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万巴的真名叫露易基·贝台利,生于佛罗伦萨。万巴当过铁路职员、记者,后来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一生写过许多作品。1906年,他为孩子们创办了《星期天日记》报,不久就在这份报上发表了他著名的小说《捣蛋鬼的日记》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捣蛋鬼的日记》自1920年汇集成册后,共重版过一百零一次,是继《木偶奇遇记》后又一本在意大利深受孩子和家长喜爱的书。《捣蛋鬼的日记》还曾被拍成电视剧和电影,书中的主人公加尼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 美国: 路易莎·奥尔科特的代表作《小妇人》是一部美国文学的经典著作,一本道德家世小说。马奇家四姐妹对自立的权力的追求以及她们对家庭的忠诚眷顾构成了一贯全书的矛盾,使故事熠熠生辉,情节生动感人。《小妇人》出版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公认的美国名著,100多年以来,一直受到热烈的欢迎。美国图书协会、美国教育协会两会代表选入100种乡村小学的必备书,其中精选25种,《小妇人》列居25种的榜首,世界上已有数十种不同语言的译本,30年代此书也风靡了中国大陆,先后有四、五种不同的译文问世。 路易莎·奥尔科特(Louisa May Alcott,1832-1888),美国作家。1832年11月29日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杰曼镇(Germantown)。她的父亲布郎逊·奥尔科特是马萨诸塞州康科德一位自学成才的哲学家、学校改革家和乌托邦主义者。他一生沉迷于对理想的追求,以至无力担负家庭生活。维持生计的担子先是落到他的妻子身上,而后又落到他那富有进取精神的二女儿路易莎·奥尔科特身上,路易莎到学校教过书,当过女裁缝、护士,做过洗熨活,15岁时还出去做过佣人。 ☆*****************************☆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通过黑人吉姆和白人孩子哈克逃亡出走,在密西西比河上航行寻找自由州的故事,一方面描写两岸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另一方面歌颂两个主人公在逃亡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友谊。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1910),原名塞缪尔·朗荷思·克利门斯。生于地方法官家庭,他十二岁丧父,之后便过着独立的劳动生活,做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排字工、水手等,他还曾去西部找矿几年,结果空手而归。后来他当上了弗吉尼亚州《事业报》与旧金山市《晨报》的记者,开始用“马克·吐温”这一笔名发表通讯和幽默小品。这期间的重要作品有《竞选州长》(1870)、《百万英镑》(1870)等。七十年代初,马克·吐温定居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此后,他写了一系列长篇小说,其中重要的有《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哈克贝利·芬历险记》(1884)、《王子与贫儿》(1881)、《傻瓜威尔逊》(1893)等。《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可以说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 《秘密花园》讲述了一个孤苦无依的小女孩,她在自己的叔叔家发现了一个被关闭了多年的秘密花园,并因此重新找到了友谊和生活的乐趣,最后,她还帮助自己病卧在床的表兄站立了起来,恢复了继续生活的勇气。 弗朗西丝·霍奇森·伯内特(Frances Hodgson Burnett,1849~1924)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市,1865年随全家移民美国田纳西州。伯内特的父亲早逝,家境贫寒,从18岁开始在杂志上发表故事,贴补家用。她的第一本畅销书是28岁时出版的《劳瑞家的那闺女》(That Lass O’Lowries),取材于幼年她在英国煤矿的生活。可是,让伯内特闻名于世的,是她的儿童文学作品。1886年她发表了小说《小少爷方特罗伊》,写一个美国小男孩成为英国伯爵继承人的故事。“方特罗伊”从此成为英语词汇,指“过分盛装打扮的小孩”。这本书让伯内特成为当时最畅销、最富有的流行作家之一。此书和1905年发表的《小公主》都曾被改编成话剧。1939年,电影《小公主》由当时红极一时的童星秀兰·邓波儿主演。1909年,当她在纽约长岛布置自己家花园的时候,突发灵感,构思出《秘密花园》。这本小说初版于1911年,在她的两个国家——英国和美国都畅销,并且成为她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 ☆*****************************☆ 《桑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描写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丽贝卡,从母亲死后,她和继父生活在一起。继父一心想让她成为广播电台征招的小童星,丽贝卡的动听歌喉也确实使得电台的负责人非常满意,可是,她却因为一个误会而落选了。继父于是将她送到她的姨妈所在的桑尼布鲁克农场去生活一段时间,在那里,做事一丝不苟的姨妈逼着丽贝卡事事守规矩。一天,农场里的一只小猪逃跑了,丽贝卡去追赶它,却意外地遇上了广播电台的董事长,这巧遇使得丽贝卡有了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也给读者带来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 凯特·D·史密斯·威金(Kate Douglas Smith Wiggin,1856~1923)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877年其继父死后,她的家庭陷入了财政危机,在朋友的建议下,她进入了一所幼儿师范学校就读,并于其后不久,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巴巴拉开设了一所私人幼儿园。1878年她在旧金山办起了美国西部的第一所取名为“银色路”(Silver Street)的免费幼儿园。两年后,史密斯在Susan Blow和Elizabeth Peabody两所学院进修过后,又参与建立了加利福尼亚幼儿师范学院。1881年她嫁给塞谬尔·威金律师为妻,婚后继续在师范学院担任讲师。1884年她搬家至纽约,但每个春季仍然会返回旧金山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为了给师范学校筹集资金,她自己撰写了一些小说,在1883年写作的《胆小鬼的故事》(The Story of Patsy)和1887年写作的《鸟儿们的圣诞颂歌》(The Birds' Christmas Carol)都在出版后成为了畅销书。1889年她的丈夫死后,她迁往缅因州居住,并在那里又写下了《蒂莫西的疑问》(Timothy's Quest,1890)以及一系列其他的儿童故事,在1895年嫁给纽约出版商乔治·瑞奇后,她更是成为了一位多产的儿童文学作者。她的其他主要作品还有《佩内洛普的成长史》(Penelope's Progress,1898)、《桑尼布鲁克农场的丽贝卡》(Rebecca of Sunnybrook Farm,1910)、《朴素的故事》(Homespun Tales,1920)等等,她还和姐姐合作撰写了一些著名的教育学论著。1923年8月24日她在英国的哈罗镇去世,同年,她的自传《我的记忆花园》出版。 ☆*****************************☆ 《大草原的小屋》是作者自述她的童年时代在威斯康新州裴平(PEIPIN)镇大森林中的生活。主人公劳拉是个非常活泼可爱的阳光女孩,她和父母、姐姐生活在一起,虽然过着艰苦的生活,但却始终乐观向上,并且给她身边的人们都带来无尽的快乐。 劳拉·伊丽莎白·英迦尔斯·威尔德(Laura Elizabeth Ingalls Wilder,1867~1957)出生于威斯康新州的大森林。童年时的生活足迹几乎遍及美国西部,15岁时就为拓荒者们开办的小学执教。婚后迁往密苏里州曼斯费尔德,抚养女儿罗丝成人。1922年罗丝获得欧亨利奖。1932年劳拉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大森林的小屋》。从65岁开始到她90岁去世的25年间,她总共出版了9卷系列图书,包括《农场少年》(Farmer Boy)、《大草原的小屋》(Little House on the Prairie)、《普拉姆·克里克的堤岸》(On the Banks of Plum Creek)、《银湖岸边》(By the Shore of Silver Lake)、《漫长的冬季》(Long Winter)、《大草原的小镇》(Little Town on the Prairie)、《流金岁月》(These Happy Golden Years)、《最初的四年》(The First Four Years)等等,被后人称作“小屋系列”(Little House Books)。 ☆*****************************☆ 《波丽安娜》叙述有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远来投靠唯一的阿姨,这位阿姨十分严肃,生活更是一丝不苟,她觉得天性乐观的波丽安娜只是一个很怪的小女孩,抚养她只是身为亲戚的责任罢了。但随着相处时间久了,小女孩却在不知不觉中传染了她的魅力,不但大宅里的居民被影响,甚至整个小镇都因为这位小天使而为之转变,大家都开始玩她那个“关于快乐的游戏”。 埃里诺·H·波特(Eleanor H. Porter,1868~1920),是美国女作家,她年轻时曾经因为美妙的歌喉在教堂唱诗班中崭露头角,后来她的兴趣由歌唱转为写作。女作家当年推出《波丽安娜》(1913)小说时,一下就在许多读者中风靡一时,后来她又写了续集小说《波丽安娜的豆蔻年华》(1914)。由于实在太受欢迎,连“pollyanna”此一单字都被收录到字典当中,代表“乐观、开朗”之意,由此可见这部作品的影响程度。 ☆*****************************☆ 《长腿叔叔》讲述一个小孤女,被不知名的恩人送到大学读书,作为馈赠的唯一一个条件,就是要求她每天写信给这个化名史密斯的先生——她称他为长腿叔叔,在这些信件中,她将自己在学院里的生活、学习都记录得非常详细而生动。最后,她发现自己爱上的一个年轻人原来就是一直给她帮助的“长腿叔叔”。 琴·韦伯斯特(Jean Webster,1876~1916)出生在美国纽约,原名爱丽丝·简·韦伯斯特。她的母亲是马克吐温的一个侄女。她的父亲查尔斯是吐温那恶运的Charles L. Webster出版公司的合伙人。1894~1896年,韦伯斯特进入了简·格雷夫人的寄宿学校。在那里,她将自己的名字改为琴,因为她的一个室友也叫做爱丽丝。1897年,她进入了Vassar大学,其间,她结识了阿德莱德·凯朴茜,她和这个女诗人的友谊一直保持到了1914年凯朴茜逝世。大学毕业后,作为一个自由撰稿人和小说家,她居住在纽约,她第一本小说——《当帕蒂去学院的时候》,在1903年被出版,这本书描写了一个女孩在大学中经历的种种考验,困难和冒险。韦伯斯特一生共写了八部小说和无数未能出版的故事和剧本,她的作品一向以朴实、清新、机智的风格而著名,《长腿叔叔》是她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出版后不久便被亨尼·米勒改编成了舞台剧。1915年,韦伯斯特与格伦·福德·麦克肯尼,一个石油商的儿子,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其时“长腿叔叔”已经广为流传,而它的续集“亲爱的敌人”也已经出版。1916年六月11日,琴因为难产而逝世。 ☆*****************************☆ 加拿大: 《红头发安妮》又名《绿山墙的安妮》,是安妮系列小说的第一部:绿山墙农舍的卡思伯特兄妹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令人大吃一惊的是,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女孩,一个小精灵。这个小精灵像一股清风,吹进了闭塞的农舍乡村。故事由此开始…… 露西·蒙格玛丽(Lucy Maud Montgomery,1874~1942)是加拿大女作家,她在30岁时创作的《绿山墙的安妮》,出版后很快成了畅销书,一年中重印6次,第二年英国版也印刷了15次。千百万崇拜者的信如雪片般飞到爱德华王子岛的女作家家中,希望知道“小安妮后来怎么样了?”有趣的是,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文字也挤在成堆的信件中,他晚年虚弱凄凉,安妮的故事照亮了他的苦境,他激动快乐地写道:“安妮是继不朽的爱丽丝(指《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的主人公)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在马克·吐温的鼓励下,女作家又连写了另6部小说:《少女安妮》,写安妮在家乡生气勃勃地做小学教师;《女大学生安妮》写安妮在大学读学士学位,经历交友、恋爱;《风吹白杨的安妮》,以安妮给未婚夫写信的方式,叙述她大学毕业后任中学校长的多彩故事;《梦中小屋的安妮》,写安妮开始了婚姻生活,依然对一切充满爱心和好奇;《温馨壁炉山庄的安妮》,书中的安妮操持着一个6个孩子的大家庭。至此,她才真正成熟了;《彩虹幽谷》,在这里,孩子们长大了,安妮给他们热情、欢乐、爱的教育。 ☆*****************************☆ 瑞典: 《请到我的烟囱街来》描写一个生活在烟囱街上的小姑娘和她的好朋友之间的有趣故事,他们虽然都是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孩子,却个个聪明善良,富于幻想,并且彼此非常友爱。 贡内尔·林德1924年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很小就失去父亲,和妈妈两个人真的是住在这本小说写的烟囱街1号。她本来学的是雕塑,后来当了记者,再后来进瑞典广播电台主持儿童节目,还成了一位电视片制作人。1953年她开始写儿童文学作品,不但大受本国儿童欢迎,她的作品还译成了11 种文字。《一块小石子》这本儿童小说使她第一次获得了瑞典儿童文学奖,并被改编拍成电视连续剧。 ☆*****************************☆ 俄国: 《童年》描写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俄国孩子阿列克塞在父母离异之后,寄居于姥姥家的童年经历。这也是由作者高尔基本人的童年回忆构成的自传体三部曲小说的第一部。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登上文坛,他的早期作品,杂存着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种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如《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1895)等,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现实主义作品如《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等,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1905年革命前夕,高尔基的创作转向了戏剧,1901~1905年,他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等剧本。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敌人》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赴美国及意大利写了一系列政论文章。190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忏悔》流露出唯心主义的造神论思想,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并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尽管如此,高尔基的主导倾向仍然是积极的。他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颇丰,如《奥古洛夫镇》(1909)、《夏天》(1909)、《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1910~1911)、《意大利童话》(1911~1913)、《俄罗斯童话》(1912~1917),以及稍后完成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三部曲的前两部《童年》和《人间》(1913~1916)。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 ☆*****************************☆ 日本: 《窗边的小姑娘》又名《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让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黑柳彻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社会福利法人小豆豆基金”理事长、“社会福利法人 小步的箱子”理事、“日本文学俱乐部”会员、“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日本理事、“岩崎画册美术馆”馆长。 ☆*****************************☆ 诗歌散文: 印度: 《新月集》(The Crescent Moon,1903)主要译自1903年出版的孟加拉文诗集《儿童集》,也有的是用英文直接创作的。诗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们的游戏,巧妙地表现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它的特殊的隽永的艺术魅力,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勾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泰戈尔(R.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于1861年5月7日出生在西孟加拉邦加尔各答市。他的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是最早去英国访问的印度人之一,他的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对吠陀和奥义书很有研究,是哲学家和宗教改革者;有子、女14人,泰戈尔最幼。 ☆*****************************☆ 西班牙: 《小银和我》是由一百多篇散文诗构成的动人作品,讲述了诗人和他的毛驴小银之间非同寻常的友谊与爱的故事。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1881~1958)是西班牙著名诗人,出生在摩格尔的一个商人家庭。1896年,他在艺术中学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愿,去塞维利亚学习法律,同时也按照自已的兴趣兼学绘画。1897年开始发表诗作。1905年,回到摩格尔,严重的神经官能症使他精神上受到很大的折磨。1906年,他开始写作《小银和我》。1912年,他又迁居马德里,由于体弱多病,将住宅选择在离医院很近的地方。第二年七月,他认识了一位祖籍为西班牙的波多黎各姑娘塞诺比亚(ZENOBIA CAMPUBRI)经过四年的交往,1916年3月在纽约举行了婚礼。第二年第一次出版了《小银和我》。婚后,他们定居在马德里,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共和政府给了他外交官的护照,让他立刻出国,经纽约和波多黎各到达哈瓦那。1940年后,又迁居美国,和塞诺比亚轮流在马利兰州大学讲授西班牙文学。这段时期,他经常因犯精神忧郁症住院疗养。同时出版了诗集《全部的季节》(LA ESTACION TOTAL)。1956年,塞诺比亚因癌症复发,再度动手术,9月病危,10月25日,诗人获悉被授予195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金。三天后,塞诺比亚去世。1958年5月28日,诗人也相继逝世。6月,与塞诺比亚合葬于摩格尔。 ☆*****************************☆ 智利: 《母亲的诗》是一个未来母亲,写给自己腹中的孩子的一系列抒情散文诗的总称。这些短诗语言朴实动人,充满了一个母亲真实的爱与希望。 加布里埃拉·密斯特拉尔(1889~1957)智利女诗人。原名卢西娅·戈多伊·阿尔卡亚加。十四岁开始发表诗作,因抒情诗《死的十四行》而成名。曾任中学校长,后进入外交界。晚年还出任过智利驻联合国特使。在任外交使节的同时,坚持诗歌创作。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绝望》、《柔情》、《带刺的树》、《压榨机》等。 ☆*****************************☆ 法国: 《自然素描》是一部自然主义色彩突出的散文集,由许多短小散文构成,描写自然界中美好的生灵,风格清新明快。其中一些充满想象力的文字已成为孩子们也能背诵的名句,比如:“这封轻柔的短函对折着,正在寻找一个花儿投递处。(蝴蝶)” 儒勒·列那尔(1864~1901),法国作家,早年当过职员、家庭教师。22岁出版了诗集《玫瑰花集》,初期创作受自然主义影响,后转向现实主义。主要作品有《胡萝卜须》、《寄生虫》、《海蟑螂》,散文代表作有《冷冰冰的微笑》、《自然记事》,还有《日记》和《书简》等。 (漪然收集、整理并录入)
麦克唐纳出身于农民家庭,曾在亚伯丁大学和希伯莱神学院深造。1845年得到硕士学位后当了牧师。
1855年,麦克唐纳出版了他的第一部作品——长篇悲剧诗《里里外外》,受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金斯莱和广大读者的赞赏,从此他就以写作为生。1858年,麦克唐纳发表了《幻影》,5年后又推出了《大卫·爱尔琴布洛德》,这两部作品奠定了他作为名作家的地位。1871年,他发表了自己最著名的儿童读物《在北风的背后》,第二年又出版了《公主和妖魔》。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是麦克唐纳的多产时期,他在这一时期发表的小说可大致分为苏格兰题材和英格兰题材两大类。
麦克唐纳专为儿童所作的作品,除《公主和妖魔》外,还有:《拉纳德·巴内曼的童年》(1871)、《古塔.珀查·威利》(1873)和《聪明女人》(1875)。1877年,麦克唐纳以连载形式开始发表另一部优秀儿童作品《公主和柯迪》。
麦克唐纳后期作品流露出他失去几位爱女的悲伤和对人世的失望和痛恨,如《一个苍老灵魂的日记》(1380)和《粗暴的震撼》(1890)。他最后一部幻想小说《利利丝》,象征和意象太多,使人费解。
英国儿童文学于18世纪30年代开始发展,1840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达鼎盛时期。麦克唐纳正处于这一时期,他的作品至今十分畅销,被列为英国儿童古典文学名著,与《罗宾孙漂流记》、《小人国与大人国》、《宝岛》和《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等媲美。
伊迪丝的大姐的未婚夫是位诗人,通过他,伊迪丝又认识了一些诗人,包括著名女诗人,也写有儿童诗的罗塞蒂,这使她对写诗发生了浓厚兴趣。因为家境贫困,她于是尝试投稿,1876年她十七岁的时候,杂志上发表了她的第一首诗。伊迪丝一生经济不宽裕。她二十一岁结婚,后来丈夫做生意破产,又长期生病,她便一直靠卖文为生。她写诗(还代人绘制圣诞卡,把自己写的诗抄在上面),写长短篇小说,写剧本。她写的恐怖小说很有名,流传至今。她同情社会主义,参加了改良主义的费边社,为工人做事,给他们演哑剧,开圣诞舞会。她和英国文豪,著名剧作家萧伯纳是好朋友,因为他们既是同行,又都是费边社社员。萧伯纳曾资助过她,给她的孩子付学费。1915年,由于她在文学上的成就,英国政府发给她养老金。
伊迪丝出版过包括各种文体在内的一百来部书,终于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大获成功、名声远播,欧亚诸国纷纷译介她的代表作。伊迪丝的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出版于1890年,是本儿童诗集,叫《两季的歌》。她的儿童文学创作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小说,写现实生活的家庭冒险故事,代表作是描述关于巴斯塔布儿一家的《探宝的孩子们》(1899)和《铁路边的孩子》(1906),这类作品中儿童性格刻画鲜明,家庭生活描写真切动人;另一类是童话,神奇故事,这类作品更为著名,代表作有《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1902)、《沙妖》(1903)、《不死鸟(凤凰)和飞毯》(1904)以及《四个孩子和一个护身符》(1906)等。这些故事悬念重重、曲折离奇、想象丰富、却理趣结合,给孩子以如临其境、真实可信的感觉。
伊迪丝的儿童文学作品受到英国大作家、著名的科学幻想小说家、《隐身人》和《未来世界》的作者H.G.威尔斯的赏识,他起初还以为她是位男作家,因为她用了伊·内斯比特的笔名,不知道她叫伊迪丝·内斯比特。她听后大为得意,因为她小时候长得又高又大,像个男孩,而且淘气捣蛋。
伊迪丝一直对她写给大人看的文学作品充满自信,特别是诗歌,万万没有想到,使她获得国际声誉的却是她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们已经成了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
格雷厄姆的这本书,曾经引起当时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注意,他曾写信告诉作者,他把《柳林风声》一口气读了3遍。格雷厄姆酷爱大自然,在他的笔下,对自然的描写及其流畅、丰富。《柳林风声》在1908年出版,被誉为英国散文体作品的典范。1920年AIastalr死了。1932年,肯尼斯·格雷厄姆去世。除《柳林风声》外,他还留下两本书:《黄金时代》(The Golden Age,1895)和《做梦的日子》(Dream Days,1898),深为英美不同年龄的人喜爱。
《彼得·潘》是巴里最著名的一部童话剧。巴里迁居伦敦后,住在肯辛顿公园附近,每天上下班都见一群孩子在草地上玩耍。他们用树枝盖小屋,用泥土做点心,扮演童话中的种种角色。巴里被他们的游戏吸引,也加入到其中。这些孩子一个个都成了这位作家故事中的人物,那个最活跃的男孩彼得,便化作了他童话的主人公。
《彼得·潘》1904年12月27日在伦敦公演后,引起巨大轰动。从此,每年这一天都在伦敦上演此剧。后来,巴里把它改写成童话故事,从此,《彼得·潘》被译成多种文字传到国外。以彼得·潘的故事为内容的图画故事、纪念册、版画、邮票风行欧美各国,每年圣诞节,西方许多国家都在电视上播放这个节目,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
莽莽的热带原始森林,神奇无比的动物世界,令人无限神往,而更加引人入胜的是,这个动物世界的中心是一个闻名世界的狼孩。狼孩毛葛利由母狼腊克沙的乳汁喂养大;棕熊巴鲁教给他“莽林法规”和各种鸟兽的“要语”;曾经在国王的兽笼里生活过的黑豹巴格伊拉给他传授捕猎技能和生活经验。他遭受过猴子们的绑架,最后由大蟒蛇喀阿把他解救出来。他同莽林居民经受了百年未有的干旱的磨难,听了动物世界的“创世纪”,亲身体验到“莽林法规”的威力。他凭借自己的智慧驱赶排山倒海般的水牛大军,踩死了莽林恶鬼——老虎希尔汗。他指挥大象哈蒂捣毁了一座作恶多端者拥有的村庄.让莽林把它吞并;他目睹了人为财死的经过;后来又以他的智慧挽救了狼群,消灭了野狗,一直到他17岁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春天的冲动驱使他奔向人间。最后他成了一名出色的护林员.成了家,并有了孩子。这一切,通过英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生花的妙笔描绘出来,使这些故事成为世界文学中脍炙人口的杰作。
吉卜林6岁时被送回英国上学,在一家儿童寄养所生活了5年。他从小就熟悉印度的自然风光和民间传说。后来他把那里的可憎生活写进了《黑羊咩咩》(1888)。接着他又进了一所培养军队土兵的寄宿学校。吉卜林17岁时又重返印度,在一家地方报纸当记者。记者生涯十分艰辛,但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他担任报纸编辑,并开始发表作品。他在印度期间出版了《歌曲类篡》《山中的平凡故事》和另外几个短篇小说。1889年回到英国,并在第二年发表小说《消失的光芒》。1892年他与一美国姑娘结婚后移居美国。在美期间发表了《休莽之书》和《林莽之书续集》等。1896年携眷返英。1897外出版《勇敢的船长们》,1899年发表了《斯托基公司》并开始写作在美期间就已构思好的《故事集》(《如此如此》)。后来,他周游亚非欧美很多国家。1936年在英国逝世。
吉卜林一生出版过8部诗集,4部长篇小说,21部短篇小说和故事集。此外还有大量的散文、杂感、随笔、游记、回忆录等等。吉卜林还为孩子们写下了《山精灵普克》和《报酬与仙女》以及一本儿童读本《英国史》。由于吉卜林在作品中颂扬帝国主义战争,他作为严肃作家的产誉受到损害,但他的儿童作品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1907年,他因“观察的能力、新颖的想象、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德国学术界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和考证,断定在1786年匿名发表的《敏豪生历险记》的作者除拉斯伯以外更无旁人。该书到1789年在英国至少再版七次,并经部分增加、扩大、添加了新的故事。1786年的原版共有五十六页,全书的副标题为“敏豪生男爵在俄罗斯的旅行、战斗奇遇记”,以后的版本不断增加海上的冒险故事,然而都保留全书两个大部分的总结构,即使G·B·比尔格(1747~1794)在1786年匿名出版的德文译本也保持着原书特色。继英文版后,德文版很快取得了成功。
1939年德国法西斯入侵法国,鉴于圣·德克旭贝里曾多次受伤,医生认为他不能再入伍参战;但经他坚决要求,参加了抗德战争,被编入2/33空军侦察大队。1940年法国在战争中溃败,他所在的部队损失惨重,该部被调往阿尔及尔,随后即被复员,他只身流亡美国。在美国期间,他继续从事写作,1940年发表了《战斗飞行员》,1943年发表了《给一个人质的信》以及《小王子》。
1943年,在他的强烈要求下,他回到法国在北非的抗战基地阿尔及尔。他的上级考虑到他的身体和年龄状况,只同意他执行五次飞行任务,他却要求到八次,1944年7月31日上午,他出航执行第八次任务,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牺牲时,年仅44岁。
由于偶然原因,朋友请他翻译了3篇法国童话,他起了为儿童写作之念,写了几本以“小手杖”为主角的童话。他在罗马编儿童杂志的朋友,有一次收到他寄去的一部手稿,手稿中附了一张条子说,“这点傻玩意儿”能用就用,随意处理好了。后来这部手稿在杂志上连载出来,竟然轰动一时。这部作品就是《木偶奇遇记》。
《绿野仙踪》出版后,在很短的时间里,作者就收到了上千封小读者的信,要求他把故事继续写下去,后来鲍姆真的应读者的要求,以他虚拟的“奥芝国”为背景,写了一系列的童话,诸如《奥芝国的地方》、《去奥芝国的路》、《奥芝国的翡翠城》、《奥芝国的铁皮人》、《奥芝国的饿老虎》等等。这个系列童话,他一共写了24部。
1920年他出版了《多立德医生的非洲之行》(中译作《多立德医生的冒险故事》),立即获得成功,此后直到1927年,他每年写出一本以多立德医生为主角的书,如《多立德医生的马戏班》、《多立德医生的花园》、《多立德医生的动物园》等等,一共写了十二部。他的《多立德医生航海记》(1922)获得美国纽伯里奖。后来他写厌了,写了一本《多立德医生在月球》,想把他送上月球了事,不料小读者不答应,纷纷写信要求他写下去,于是他只好让这位医生再回到地球上来继续冒险。最后一本叫《多立德医生与神秘湖》,在他去世后才出版。
除了大量的散文、杂文等,怀特还写了三部童话,分别是《小老鼠斯图尔特》(1945),《夏洛的网》(1952),《天鹅的喇叭》(1970)。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夏洛的网》,至今已经发行500万册以上,拥有20多种文字的译本。
他早年的作品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反映了克什米尔秀丽的景色和恬静的生活,也表现了对被压迫者的同情。短篇小说集《想象的魔力》、《流星》和中篇小说《人生的转折点》、《失败》是他早期较有影响的作品。
讽刺性中篇小说《慈善家》以1943年孟加拉邦灾荒为题材,是他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标志,小说的发表提高了他在印度文学界的地位。作品指出饥荒的根源是罪恶的剥削制度。1945至1946年初,他在孟买接触到独立运动的斗争,发表了短篇小说《三个流氓》,小说描写了1946年2月孟买皇家印度海军的罢工。
印巴分治以后,他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我们是野蛮人》以及短篇小说《花是红的》、《财神桥》等继续描写工人的罢工斗争和印度社会的两极分化。他的主要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眺望》、《拍卖场》、《我等着你》、《空中楼阁》;报告文学《黎明》;中篇小说《当田野苏醒的时候》;长篇小说《心中的谷地沉睡了》、《一头驴的经历》、《道路是迂回的》等。他的作品已译成中文的有《火焰与花》、《黑太阳》、《一棵倒长的树》、《我不能死》和短篇小说集等。
二十八岁时自费出版了《一个要求特别多的餐厅》童话集,与《春与阿修罗》诗集,可惜他的作品生不逢时,摆在书店无人问津,中央文坛更忽视了这个身在北方落后农村默默无闻的诗人。三十七岁时留下大批手稿,告别了他短暂的人生。
路易莎10岁时便已热心于业余戏剧演出,15岁时写出第一部情节剧,21岁开始发表诗歌及小品。
1868年,一位出版商建议她写一部关于“女孩子的书”,她便根据孩提的记忆写成《小妇人》。书中把自己描写成乔·马奇,她的姐妹安娜、亚碧、伊丽莎白便分别成为梅格、艾美、贝思。书中的许多故事取材于现实生活,不过现实生活中的奥尔科特一家经济状况远不如她笔下的马奇一家。出于作者意料的是《小妇人》打动了无数美国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的心弦。之后,路易莎又续写了《小男人》和《乔的男孩子们》,1873年又以小说形式出版了自传著作《经验的故事》。
路易莎成名后,继续撰写小说和故事,并投身于妇女选举运动和禁酒运动。美国内战期间她在华盛顿做过军队救护人员,后来,她还担任过一家儿童刊物(Robert Merry's Museum )的编辑。她于1888年3月6日在波士顿去世。
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1981年出版后。不仅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截至2001年,日文版累计销量达938万册,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一本书。该书已被译成了33种文字,介绍到世界各地,英文版在美国出版时,《纽约时报》发表了两个整版的书评文章,这一“殊荣”,不仅在她之前没有人获得过,在此之后也再无第二人。该书的英文版仅日本国内销量就达70多万册,至今无人超越。
泰戈尔按照父兄的意愿于1878年赴英国学法律。他对法律不感兴趣,便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泰戈尔担任梵社的秘书。从1891年起,他住在西莱达经管父亲的地产,目击农村的凋敝和农民的穷苦,开始注意社会主义思想。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他最重要的作品是他从1891年起连续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上发表的60多篇短篇小说。
1901年,泰戈尔在和平村创办了一所学校,亲自担任教学工作。1902年,泰戈尔丧偶。1904年,女儿病逝。1905年,父亲去世。诗集《回忆》(1903)、《儿童》(1903)和《渡船》(1905)就是他个人生活中不幸年月里的记录。1910年,诗集《吉檀迦利》(孟加拉文本)出版。这是继《奉献集》之后又一部最优秀的宗教抒情诗集。1913年《吉檀迦利》英译本出版。同年,泰戈尔获诺贝尔文学奖金。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20年代,泰戈尔创办了国际大学,并曾多次到国外访问。
1941年4月,他写下了最后的遗言──著名的《文明的危机》,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进行了控诉,表达他对祖国最后必能摆脱殖民统治、获得民族独立的信念。
1941年8月7日,泰戈尔在加尔各答的祖宅逝世。
泰戈尔共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篇和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此外还写了大量有关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创作了1,500余幅画,谱写了很多歌曲。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yuedudi.cn/news/etxs/07430164147A1FCECJ4FE8FF6F6CA2A.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
佚名 | |
秦朗 | |
佚名 | |
佚名 | |
佚名 | |
郭孝予 | |
佚名 | |
大王 | |
大王 | |